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上海汽车综合店(上汽投资的这家码头,做成了港口汽车物流领域的“恒隆广场”)

时间:2024-04-15 浏览量:
上汽投资的这家码头,做成了港口汽车物流领域的“恒隆广场”

港口是全球贸易的纽带和桥梁,更是国际贸易的窗口。

在上海港海通码头的泊位上,时刻发生着的装卸作业,折射出当下飞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出口经济——海外消费者翘首以盼的“中国智造”要漂洋过海,码头是绕不开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上海制造的新车,几乎都是通过海通码头登上滚装轮,运往世界各地。

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的“井喷”,海通码头成为了“百万汽车”出海枢纽,是当之无愧的“一哥”口岸。

海通码头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成立20年来,海通码头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海通码头的装卸量呈指数级增长:2011年,装卸量首次突破100万辆。2021年,这一数字提升到206万辆。2023年,码头装卸量预计将超300万辆。其中,外贸出口162万辆,承担了中国汽车滚装出口约70%的份额,进出口贸易额约占上海贸易额的40%,为中国汽车的顺利出口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数字背后,新海通的“质变”意义更加深远。

“一路走来,汽车滚装业务就像港口业务的特种兵,海通码头在之前的进口车热潮和现在的中国车出口热潮中担当重任,实现了自我发展。”海通码头总经理孙建国表示,经过20年发展,海通码头在不断提升自我建设、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还发展出一家子公司、两个事业部和三家服务中心,加快将上海港汽车物流服务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全球重要的汽车滚装枢纽口岸。

不断革新再创业

新海通抓住新机遇

2003年成立的海通码头,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在2018年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口岸汽车物流公共服务商,用优质的物流服务凸显与其他港口的差异化优势。

面对张家港、宁波港等码头不断发展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局面,海通码头敏锐地察觉到客户日益增长的出口物流服务需求。

上汽投资的这家码头,做成了港口汽车物流领域的“恒隆广场”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海通码头决定“二次创业”,在股东方的大力支持下,为实现从区位到区域的突破,公司提出了“新海通”的建设目标,先后打造太仓港区与临港港区,建设创新型“两港三地”区域一体化汽车物流服务模式。其中,外高桥港区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集疏运条件最好的、服务能力最强的汽车口岸;太仓港区将凭借江海交汇区位优势及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成为长江沿岸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以及长三角地区内贸整车物流中心,与海通码头外高桥港区共同优化长三角地区汽车物流格局,而临港港区将成为“滚装+件杂货+综合保税”通用口岸。海通码头围绕口岸汽车服务,现已形成涵盖码头装卸、物流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的一体化汽车物流服务能力,目前为国内外48家汽车厂商提供口岸汽车物流服务,为国内外26家汽车滚装船公司提供口岸服务,18条航线连接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基地。其中,三分之二的航线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

“两港三地”散是满天星,各有竞争优势;聚是一团火,江海联运一体化集聚优势显著。

有一次,上汽大通有一批车辆需要紧急出口,由于场地资源和船期时间十分紧张,按照常规流程操作会延误船期。海通码头立刻开启“两港联动,服务前移”的作业方案——将该批次整车物流服务作业场地由原定的海通码头外高桥港区前移至海通码头太仓港区,并通过太仓港区“公水”联运至外高桥港区出口。海通码头灵活的方案和贴心的服务,让上汽大通的该批产品得以准时送达海外经销商手中。

海通码头成立的第一年,汽车品类年装卸量为4万多辆。但是,对现在的海通码头而言,这些装卸量仅需几天时间就能完成。在“两港三地”不断落子后,海通码头的业务能力实现全方位领先。

上汽投资的这家码头,做成了港口汽车物流领域的“恒隆广场”

打造高品质品牌形象

为“中国制造”护航

在海通码头有一支特别的“全能司机”队伍,他们每个人都驾驶得了马菲牵引车,并能进行吊装操作。高特车厢、重型机械、直升机……各种体积大、重量重、价格不菲的货物都能在他们的操作下安全发运。

这些“全能司机”不断打破着自己创造的纪录。2019年,在一次7万立方米液晶设备(相当于铺满3个足球场的货物)的卸船突击任务中,这些“全能司机”带领操作团队经过9个昼夜的高强度连续作战,完胜韩方15个昼夜的装卸效率。

依靠专业而可靠的大件滚装能力,海通码头吸引着全球各大船舶停靠。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海通码头的大件滚装作业量稳居国内第一,去年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七成;在世界范围内,海通码头的大件滚装作业综合能力处于前三的水平。

“很多接受过海通码头服务的客户,更愿意和我们合作,开展长期业务。海通码头在大件与特殊件领域高品质的服务能力,成为海通码头的‘金字招牌’。海通码头不但业务量要做到行业领先,能力和市场口碑也必须做到行业最好。”

技术在不断革新,但海通码头坚持客户本位的初心不曾改变。

上汽名爵出口澳新项目业务量大、客户要求高。为了将澳新出口项目打造成海通码头的拳头产品之一,公司各个条线密切协作,采用前置库作业模式,与客户沟通,建立了完善的质控流程。落实《澳新出口环境整治、作业监护、停放保护措施方案》,海通码头把好澳新出口收车、点检、质量抽检三道关,并提供100%围网防护的专用室内停放场地。站在全员质量管控的角度下,海通码头创建了《澳新名爵品牌质控手册》,使重点出口品牌的质量要求、作业流程、问题应对措施等内容标准化、透明化,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做好澳新出口业务的同时,带动了其他航线的出口质量,海通码头的出口业务服务质量将得到整体的提升。

“我们不会一味地考虑做大销售额,更要考虑单车的物流成本。”孙建国表示,海通码头更看重对价值创新的探索。海通码头的服务和品质保证了客户的黏性,我们希望做成港口汽车物流领域的“恒隆广场”。我们不采用低价竞争,而是通过服务让我们的价值最大化。

海纳百川,通达天下。海通码头把“高品质”三个字注入每一次的客户服务中。

更敏捷、更聪明的“新海通”

面向未来的“时代海通”

在海通码头一隅,一个13层超大型立体库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据介绍,这个将于今年投入使用的立体库,是中国首个全自动商品车立体库,能容纳6160辆汽车,能够有效地实现大批量、多品种的汽车装船排序作业,将大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用科技赋能智慧绿色港口。面对新时代的考题,海通码头的答卷正在写就。这些年,海通码头陆续建成了重大件中心、自动化零部件仓库、新能源汽车充电中心、小件自动库、屋顶光伏等自动化设施与绿色设施,不断探索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码头的应用。

上汽投资的这家码头,做成了港口汽车物流领域的“恒隆广场”

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成为助力海通码头抓住汽车出口热潮的关键一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恰逢汽车出口业务蓬勃发展。海通码头自研的中国首个汽车滚装操作系统R-TOPS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运用红外线识别、RFID等技术手段,这套系统能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线上流转,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处理时间,提升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也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在R-TOPS系统和“专班制度”的保障下,海通码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运不停步,为中国汽车出口保驾护航。

到2024年,海通码头的服务面积将超过400万平方米。对于港区面积大、区域分散的情况,海通码头正在投入研发“海象”和“海燕”系统,加快形成对整个生产场景的实时控制能力和生产统筹,制订船公司、厂商、物流公司三类客户进出港区的服务标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新系统将结合“两港三地”运营新模式,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港口。

20年来,各级地方政府、股东方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指导和信任,让海通码头抓住了时代的机遇,经受住了各种挑战,探索形成了一套符合口岸汽车物流发展的商业模式。得益于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追求,海通码头现已发展成为全球业务量最大、服务场景最完整的专业汽车滚装公司。

回顾海通码头20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海通员工倍加珍惜当下的发展机遇,把过去的经验和成绩转化为新一轮发展的基础和动能,积极投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而不懈努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