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汽车产业基金(广州拟建200亿产业基金助汽车产业发展,业内:坐实是关键)

时间:2024-04-24 浏览量:
广州拟建200亿产业基金助汽车产业发展,业内:坐实是关键

5月6日晚,广州市工信局发布了《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到了构建更加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近地化构建“3+5+2”汽车产业园区新格局、提升汽车产业链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推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场景应用以及强化要素资源供给和服务保障等五大方面的具体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助力汽车产业链发展。

近日,如何让政府产业基金与各类资本深度合作,已引起行业关注。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实际过程中,由于过往其他一些地方的政府基金投资决策流程比较长且投资条款比较严苛、获投企业条件门槛高、社会资本返投难度高等原因,导致相关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发挥不明显。

广州拟建200亿产业基金助汽车产业发展,业内:坐实是关键

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内,工人正在做工。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补足供应链是亮点

疫情防控之下,确保汽车产业链供应成了焦点问题。

梳理《若干措施》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对于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支持是该文件的亮点。相比于2020年,广州市政府发布的同类型汽车产业扶持文件《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来看,《若干措施》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物流运输、供应商替代性、库存储备等方面提出相关扶持方向以及补贴力度。

针对物流运输风险机制,《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国有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联盟以及大型物流公司等机构参与协调供应商跨省、市运输困难和生产组织供应、应急物资保障等问题。

针对供应链运输环节,《若干措施》提出推动“白名单”在重点地区互认,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全力保障“白名单”企业在本区域及跨省、市供应链物流通畅,加快名单内企业货物清关及转运,保障“白名单”企业货物在港口、航运、机场、高速通道物流正常运输。

针对供应链风险体系,《若干措施》则鼓励实施“供应商AB角计划”。推动汽车企业在核心零部件、重要物料等关键领域布局AB两家以上供应商,在本地及周边区域至少有一家供应商,形成有效替代支撑。鼓励“链主”企业、整车企业、龙头企业等政企协同开展城市间产业链供需对接,支持“整带零”“零配整”共同补齐“AB角”缺角短板。

针对库存储备,《若干措施》鼓励紧缺部件、材料适度库存储备。

支持企业建立与客户、供应链、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相结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引导汽车重点企业在一般性库存基础上,适当调高关键部件、电子器件、紧缺材料等关键产品的储备力度,应对各类不确定事件带来的供应短缺风险。

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机制,加快提高锂、汞、镍等关键资源的保障能力。支持一级供应商在广州地区建立二、三级供应商零部件仓库。

新措施凸出三个重要培育路径

此前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了解,广东汽车产业处于“头重脚轻”的格局,即广东汽车整车产业与零部件产业并未取得协调发展,整车是优势,而零部件则是短板。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蒋丽曾认为,近几年广东省汽车整车制造业和零部件制造业的比值(整零比)基本维持在1:0.9左右,约是国际上成熟汽车市场整零比的1:1.7的一半,所以说广东汽车零部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若干措施》提出一些解决方向。

如建设“5”个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支持黄埔、增城、花都、南沙、番禺等区建设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按照零部件与整车产值比不低于1:1的目标,做强做大核心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持零部件产业园升级发展,构建区域性的汽车检测及试验基地的产业服务中心、国际一流的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对新引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实缴注册资本2000万以上的,按实缴注册资本的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5000万元,市、区财政按1:1比例负担。已入驻的企业开展增资扩产,对其新增的实缴注册资金给予同等奖励。

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瑞锋认为,相比于以往的政策,《若干措施》主要变化体现在产业环境、产业技术以及供应配套三方面。

产业环境上,出现了“战时供应链工作组”、“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等新表述,分别响应了俄乌战争、新冠疫情、供应短缺、材料暴涨、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国际国内产业环境的变化,是对当前面临的产业环境形势做出的及时举措。

在产业技术上,根据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前瞻规划、超前谋划。针对当前智能汽车发展新阶段规划部署了“车规级芯片”、“软件和硬件协同”等核心技术,提出了探索推进飞行汽车量产和商业化应用的举措,体现了广州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智车之城”坚定目标。

在供应配套上,由于外部环境和技术发展的新变化,该措施提出相当多的针对性建议,如“重点企业‘白名单’”、“电子通行证”、“供应商AB角计划”、“应急储备机制”、近地化构建“3+5+2”汽车产业园区新格局、建立面向全体汽车产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等举措对化解未来汽车“产业链之忧、供应链之困、创新链之虑”起到了相当好的保障作用。

引导基金与招商工作相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提到,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按基金规模的20%给予配资,吸引整车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社会资本参加,设立子基金跟投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新政支持设立的这类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已是近年来各地政府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转变财政投入支持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工具。

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2021年,累计有150只政府引导基金先后成立,数量创2019年以来的新高,目标规模为8667.04亿元。而进入2022年,先后又有北京50亿元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设立、福建200亿元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设立、上海筹建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等多地宣布设立或筹建政府引导基金。

投中研究院院长刘璟琨认为,2021年政府引导基金在经历前几年资管新规影响后重新活跃起来,一方面是不符合要求、需要退出的政府引导基金已基本梳理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普遍面临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压力,需要寻找新出路。

在招商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发现,创新企业除税收、土地等资源支持外,还需要资金、股权等方面的支持,于是地方政府把引导基金作为一个抓手,吸引创新企业到当地发展。

据了解,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专项基金,起到引入重大项目、精准培育产业的作用;一类为盲池基金,投向市场化机构,投资范围更大,不过也会通过返投机制等以达到政府方面对于扶持本地产业等的要求。

投中信息发布的《2021年政府引导基金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被投企业迁入当地、被投企业在当地设立子公司是除直接投资当地企业外较受采纳的返投纳入口径。在纳入研究的120只政府引导基金中,采用被投企业迁入当地的占到40%,被投企业在当地设立子公司的占到31%。由此足见引导基金对于促进政府招商工作的属性明显。

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眼中的产业基金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政府引导基金孵化产业的模式,有时会遭遇“企业不愿意接受投资,政府基金投资团队推项目的积极性也不高”的尴尬境地。

“相对而言,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投资运转并不顺畅,一方面是类似风险要求比较高,其次是对标的公司的质地要求也高”,某头部汽车零部件的相关负责人李凡(化名)透露,在实际过程中,政府基金投资决策流程比较长且投资条款比较严苛,而质地较高的公司融资节奏非常快,根本不愁钱。

李凡表示,他接触过一些获得国资或者相关政府背景基金投资的公司,这些公司会被定期要求每季度汇报经营状况、填各种表单,如果企业某个季度经营状况变差,投资团队还得写各种报告解释,甚至有些公司还要求不能够亏损。

对此,李凡认为,“我觉得如果政府引导基金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投资是有失败概率的,要允许失败。”

此外,还有投资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反映,如果引导基金中政府配资部分出资额不高,同时在当地优质企业欠缺的情况下,严格的口径若匹配了较高的返投倍数要求,则可能由于返投达成难度较高,而降低优质基金管理人的申请意愿。如何在吸引社会资本和保证将政府引导基金出资诉求落到实处上找到平衡点,需要各地政府引导基金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设计。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成立引导基金需因地制宜。并非所有区域都适合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来发展早期投资,一个区域创业土壤的肥沃与否,取决于相关的“养料”是否充足。

其中,有三个基本要素需同时具备。一是人才要素,当地需要有高素质的创业者持续涌现。二是资本要素,在科创企业发展各个阶段都能有专业的投资机构对项目持续支持。三是产业要素,大企业和较完善的产业链生态更容易吸引创新企业在本地扎根发展。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培均 徐劲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