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品牌

信征汽车(比亚迪快把德国人吓尿了瑞士学者发出“劝降信”)

时间:2024-04-24 浏览量:
比亚迪快把德国人吓尿了!瑞士学者发出“劝降信”

今天,公元2024年4月3号,我一登陆德国之声(DW)的X平台账号,就看到一幅特别可喜,又特别可笑的情况,这家德国媒体在过去的24小时里,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报道,光是被转发到X平台账号上的,就有五六条之多,满版充满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恐惧,所以,我只能用“比亚迪快把德国人吓尿了”概括,一点儿都不夸张。虽然这两天的国际时政新闻特别多,都特别劲爆,但我还是要首先选取“德国人吓尿了”来当本期主题,大家想想啊,这可是德国啊,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号的汽车强国,拥有奔驰、宝马、大众的德国,现在却被一个销量排名世界第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给“吓尿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在国内是一个比一个猛卷,卷得大家死去活来,但是在欧洲,我看就像当年欧洲酋长们听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就要兵临城下一样,早就吓得瑟瑟发抖了。

比如,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上,以“德国必须与中国达成妥协”为题,刊发了瑞士的宏观经济学家莉娜·塞尔格伦(Lena Sellgren)写的一篇评论。这文章特像一篇帮助中国向德国发出的“劝降信”,瑞士人在劝德国向中国投降,别瞎抵抗了,文章说,与美国不同,中国和德国都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变化,作为两个经济中心国家,中国和德国目前的表现都低于平均水平。德国经济具有强烈的出口导向,中国则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对德国产品需求的疲软,就是如果中国人不买德国货了,也会严重损害欧洲的经济。而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汽车电动化正在飞速推进,全球汽车产业日益聚焦于中国,欧洲汽车正面临重压。所以,莉娜·塞尔格伦说了:尽管具有可以理解的地缘政治忧虑,你们德国政府依然应该最好适应中国汽车崛起的现实,不要想办法把中国拒之门外----缴枪不杀吧您呐。

突然想到一个很不合适的比输,以前网上曾有过一波广泛的流氓讨论,说当一个女性被强奸时,如果她反抗不了是不是不如就享受吧?当然,这个比喻用在这里也很不合适,因为女性被强奸是被犯罪,当然要把施暴者绳之以法,这是不能动摇的原则;但是,欧洲人购买汽车,这是一种生活方式,驾驶任何国家生产的汽车,无论是驾驶德国的传统汽车,还是驾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生活享受,只是现在某些德国人自己把中国汽车的进入看成自己被强奸罢了。

另外,还有一篇报道,是关于4月7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将带着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中国车企“叩关欧洲”,这个消息我在中国还没听说,但在德国已传开了,王文涛是要跟欧盟讨论它们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的,欧美人在市场上打不过中国,就质疑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但是,这回中国不客气地回击说,这是西方的“炒作”,背后动机是不愿见到中国产业升级“打破西方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垄断地位”,还直接批评欧盟“以公平贸易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

所以,今年1月,中国宣布了对欧洲白兰地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你搞我,我就搞你,被视为是报复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车,而且是剑指法国,因为马克龙在这事上跳得最欢,是在提醒法国人,你们不要忘了,去年4月,你马克龙可是从中国拿着上千亿欧元的空中客车订单走的,把美国人馋得流了八丈长的哈喇子,中国人若真想收拾法国,后手还多着呢。

按德国媒体的说法,今年的慕尼黑车展是最让德国人受伤的,因为来自中国的车企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而且中国是既有传统汽车,也有新能源汽车,但德国几乎只有传统汽车,我们知道,大众品牌卖得最好的新能源车,也是在中国制造,和销售起来的,这真是震惊了德国,德媒认为,这是旧汽车世界与新汽车世界的“大决战”,前者是由德国人主导,后者则主要是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

现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课征的关税标准税率还是10%,美国则对中国电动汽车加27.5%的税率,然而有一个要命之处是,德国所有的大车企都在中国有重大投资,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现在德国车企在中国赚的钱,肯定要比中国车企在整个欧洲赚的钱还多,如果德国或欧盟敢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对中国汽车加征更高关税,中国人若对等反击,受伤最严重的肯定是德国和欧洲,而非中国,这小学生都能算得出来。

所以,4月份王文涛部长“叩关欧洲”更是理直气壮,你要战便开战。

德国之声账号上还有一篇报道,说的就更直接、更邪乎,是“中国电动车占有欧洲市场将达25%”,说在欧洲电动车销量萎缩之际,中国制造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占率逐渐扩大,中国比亚迪的崛起引发关注,该公司去年第四季销量首度超过特斯拉;全年销量则增长了62%,净利润增加81%。

其实今年第一秀度,比亚迪的增长更是惊人,这里面我怀疑有一种信息催眠的效应,就是当消费者们在今年以来,一旦从大量的新闻里知道,中国的比亚迪突然崛起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品牌之后,又带动了比亚迪销量的猛增,其实这就是赢家通吃嘛,第一!这个招牌在市场规律中就是绝对的大宝贝,天生的金蛋子,特斯拉轻易丢掉了“第一”,未来有可能死得很惨。

而欧洲运输环境联合会在3月27日的一份报告说,去年在欧洲销售的电动车里有19.5%是中国制造,今年这个比例可能达到25%。该报告先是一本正经地主张:提高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车产量,并投资欧洲的电池供应链,是促使欧盟车厂能与中国品牌竞争的惟一途径。然后,这份报告最后又羞羞答答地加了一个“小尾巴”,说欧盟对中国汽车施加关税也有助于推进电动车制造的本土化。欧洲人就是耍流氓时也不忘绅士风度。

德国之声还转载了一篇《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标题是“物美价廉不代表就有销路”,这简直就是老守田园的德国汽车在发出固执的哀号,文章说了,和当初相比,中国电动车企业现在有了长足进步,产品具有独特设计、华丽内饰、优秀的娱乐设施,而最关键的则是具备竞争力的电池技术。而且,中国年轻的汽车产业在全国各地都有工厂,也使用欧洲供货商,还推出了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品牌。

但是,中国厂商目前已经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比如在电器商店卖车、让第三方维修店提供售后服务的爱驰汽车,又比如试图通过互联网推销不知名的电动汽车品牌。大家看,德国人现在还把“电器商店卖车”作为营销错误,思路仍然局限在4S店时代,他们不知道在中国这个大过整个欧洲的汽车市场上,“电器商店卖车”已经把传统4S店挤得东倒西歪了,我看如果再没人提醒,接下来,很可能不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会冲击欧洲市场,中国人的“电器商店卖车”也会把欧洲和德国的传统汽车营销网络翻个底儿朝天,保证你们哭都找不到庙门。

比亚迪快把德国人吓尿了!瑞士学者发出“劝降信”

马英九惊讶地挑了一下眉毛问:“有这个必要吗?”

还有,德国之声的X平台账号还引用了一条4月2号在深圳发生的趣事,又是有关于比亚迪的,说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深圳参观比亚迪。一名比亚迪女解说员向马英九介绍一款商务车的高端功能时说,可以在商务车上开会,还具有视频功能,马英九惊讶地挑了一下眉毛问:“有这个必要吗?”然后就笑了起来,众人也随之笑了起来。德国之声酸酸地说,中国网民夸赞马英九的发问是“灵魂拷问”,还有中国网民自嘲“996的我们,让卷得太轻的台湾人无法理解”。

在网上用这种腔调附和马英九的所谓“灵魂拷问”的中国网民不能说没有,有,但是德国之声故意没有报道的是,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其实是对马英九的所谓“灵魂拷问”发出了“灵魂之哂”,大家像笑话一个没见识的乡下人一样笑话这位台湾客人,以前曾经流行过这么一句话是,山炮进城,腰扎麻绳,看场电影,不知啥名,看场球赛,不知谁赢----你看用在这个“灵魂拷问”上是不是很合适呢?

马英九在同一天还到了孙中山故居瞻仰,他居然故作深沉地问故居管理人员:你知道中山先生穿多大码的皮鞋吗?我相信他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为人们对孙中山穿多大码皮鞋不会感兴趣,但更感兴趣他穿着皮鞋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当年孙中山先生说的多好啊: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其实我在《司马平邦说》节目中也说过,现在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多想想办法,让欧洲人把这件事慢慢想通透了,你们何必要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如此抵触呢,中国汽车进入欧洲人家庭,这不是强奸,这是生活方式的提高,享受中国物美价廉又节能环保的汽车产品有什么不好呢?这不就是更美好生活的新开始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