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更大力度“稳外资”!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我国吸引外资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稳外资,怎样把优质的存量外资留下来,把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吸引过来?《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日前发布,从4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这些措施指向哪些具体领域?又在针对性地解决什么问题?《新闻1+1》邀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副主任潘圆圆解读相关问题。
为什么选择在当前推出这一方案?
潘圆圆:外资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份额,改革开放过程中,外资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包括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在内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吸引外资构成挑战。例如,部分国家的投资政策调整对中国外资流入产生了显著影响。全球经济环境方面,自2017年以来,全球外资流入处于停滞状态,下降幅度较大。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展示了中国对国际市场的承诺和实力。
此次行动方案的20条举措中的“减法”和“加法”体现在哪?
潘圆圆:“减法”和“加法”是两个非常鲜明的对比。“减法”体现在准入限制的放宽,例如制造业准入清零和各领域开放力度加大。而在营商环境优化和开放方面,一系列促进资金流入的措施则体现了“加法”。
此次方案中有很多带有金融色彩的举措,这些举措针对性地解决了哪些问题?可能带来哪些现实改变?
潘圆圆:虽然我们通常认为直接投资是股权投资,但外资的统计口径是对于资金流动的统计,包括长期股权实体投资和中短期公司内债务流动。此次方案既鼓励长期资金流入,也鼓励中短期资金。长期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已有一系列数据证明,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对进出口的贡献大概在30%,对中国总税收的贡献大概在20%。中短期资金对国际收支平衡和企业融资环境也有重要影响,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此次特别强调的中短期资金的流入,其作用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阐释。
从宏观层面看,这类资金流动对调节国际资本流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具有关键作用;
从微观层面看,其对企业和个人都很重要。具体而言,短期外资流入能够有效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决策信心。对于个人而言,资金流动带来的资产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到个人的消费,同时企业投资也会影响到个人的收入,这些要素最终共同作用于整体经济运行。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