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连续五年保持千亿级投资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1日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自北京城市副中心(下称副中心)启动建设以来,连续五年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节点工程有序建设,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纵深推进,区域经济总量11年来连跨6个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台阶。2024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果斐然。2024年,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8.1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56倍。加大力度引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200家,2024年新落地央企二三级总部、市属国企子公司20家,累计达171家。
河北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截至2024年底,雄安新区开发面积覆盖超20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000多万平方米,479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首批向雄安新区疏解的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进展顺利,第二批4家疏解央企的总部项目已全部完成土地出让,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在雄安新区启动办公;截至2024年底,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量质齐升。持续导入首都产业项目,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落地中新天津生态城,2024年引进疏解非首都功能资源落地项目111个、新设机构551家,总投资759.67亿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数量超5800家,北京来津企业数量占比超20%。
京津冀教育医疗合作走深走实。截至2024年9月,246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370所学校开展跨省办学合作。京津440家、河北474家医疗机构实现60项检验结果互认,北京协和医院、天坛医院等京津115家医院与河北省内2976家医院接入河北远程医疗平台,服务10余万人次。(完)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