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队在介电储能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2025.04.15
来源:
浏览:次
中新网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徐珊珊)记者11日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介电储能材料,其能量密度是主流商用介电储能材料的数十至数百倍。相关研究成果于当天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
据团队介绍,介电储能电容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能够瞬间释放能量,是名副其实的“功率倍增器”。其凭借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高温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高功率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长期以来,介电材料的储能密度显著低于锂电池等主流储能技术,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所在。受传统材料的电化学性质所限,主流商用电容器存在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不可兼得的矛盾。因此,团队开始研究一种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都高的新材料,使其能在快速充放电的同时保证安全性。
历经三年多的探索,团队设计出一种树枝状纳米复合结构,并据此研制了边长5毫米的新型介电储能材料样品,其上分布着若干储能单元,每个单元的直径30微米。样品的能量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15.8焦耳,刷新了当前介电储能领域的国际最高记录。(完)
Tags:
相关阅读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推荐阅读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