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3条招商引资措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新网西宁2月7日电 (李隽)2月7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单位介绍出台《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隽 摄 “《若干措施》从工作体系、招引方式、援扶机制、支撑保障、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提出23条措施,着力解难题、促提升、见实效。”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忠说。
发挥绿电优势 实现价值转换
立足青海省情实际和现实需求,《若干措施》提出绿电招商、云上招商概念,通过发挥该省绿电优势,实现绿电价值转换;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招引方式创新突破。同时聚焦优势产业延链招商,传统产业升链招商,新兴产业建链招商。
资料图为青海省海南州塔拉滩的光伏“海洋”。青海省税务局供图 近年来,青海省绿电供应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该省电力总装机达到7190万千瓦(含储能),发电量为1149.2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发电装机6579.1万千瓦,占比91.5%;清洁能源消纳量812亿千瓦时,占比77%,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同时,用电价格水平持续稳定,绿证交易范围持续扩大,鼓励企业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
“我们依托已建成的黄河上游水电基地,海南、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国家第二,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强化电力供需协同,保障稳定可靠的绿电供应。”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袁卫民说。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服务
青海省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生态优先、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为招商引资项目“明底线”“画边框”。
在加强生态环境准入和做好污染物排放指标保障方面,青海生态环境部门将建立重点项目生态环境服务台账,提前介入项目前期,解决项目准入、选址选线、环境容量及敏感目标避让等关键问题。
资料图为航拍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一隅。赵凛松 摄 同时加快推进水泥、焦化等重点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从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强化污染治理等方面谋划减排工程,为区域发展赢得污染物排放空间,促进环境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全力保障招商引资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求。
“我们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深化环评‘打捆’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等改革,实行即来即办,加快完成审批,支持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察专员侯天民说。
用地审批实行“一对一”指导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凤林表示,今后将对市州用地审批实行“一对一”指导服务,切实解决用地审批质量和效率。同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进一步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据介绍,该省将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要求,建立健全矿业权市场出让制度,筛选出一批国家有需求、青海有优势、市场前景好的矿产资源,按照净矿出让的要求,以市场化方式依法依规出让,不断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海西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整合,促进盐湖资源集约化、节约化开发和综合利用,为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完)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