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自研水母联调技术填补三次采油控制技术空白
中新网大庆4月14日电(裴宇 王玉)大庆油田14日发布消息,面对开采对象变差、开发成本攀升等现实挑战,大庆油田的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水母联调技术。该技术在大庆油田杏南油田推广应用以来,杏南油田母液外输浓度合格率达99.6%,资料全准率由95.8%提高到98.1%以上,平均粘损低于20.3%,实现了注入井精准调控,这一技术也填补了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控制技术空白。
大庆油田技术人员在指挥中心监测聚驱生产数据 裴宇 摄 在石油界,“一次采油”是指靠地层压力形成的自喷采油。当地层能量不足时,需人为补充能量,通过注水将油“挤”出来,为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就是通过向油层注入化学物质,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间的性能,从而将更多原油从岩石孔隙中“洗”出来。通俗地说,就如同用洗衣粉洗衣服一样,将部分剩余的油洗出。
大庆油田杏南油田有23个三次采油区块,其中,聚驱工业化区块17个。与油田北部的油层相比,注聚油层的厚度平均只有6至8米,整体发育较差。
配注精度是提高聚驱采收率的关键。传统的调控模式存在部分清水和母液配比不合格、人工调节工作量大的实际困难。水母联调技术采用“水追母液”形式,当母液回路受到扰动后,控制器根据母液实际流量和配比,动态调节阀门开度达到清水实际流量与设定流量相吻合,实现母液、清水注入比例符合配比要求,极大地提高了配注准确度。
为进一步确保精准注入效果,技术人员在水母联调技术上自主开发了PID联动控制配套模块,通过一系列参数来对母液执行器开度进行调控。针对注入站所有母液执行器采用同一套PID控制参数,无法达到最佳控制效果,甚至会出现部分井流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他们还研发了PID参数个性化整定模块,对每个母液执行器新增多元素数组,实现各单井PID参数实时整定。
此外,为避免特殊情况下因母液注入量过低造成的清水设定流量低的情况,技术人员还开发了个性化流量异常报警模块,对每口注聚井分别设置最低清水设定值,当其低于保护值时第一时间报警提醒,极大地提高了注聚井运行时率,2024年,杏南油田七个注聚区块全部达到一类水平。(完)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