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波动指数》在沪发布
中新网上海4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14日发布《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波动指数》报告(简称:指数报告)。
据此,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墨西哥存在明显的贸易顺差,对澳大利亚和韩国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而对金砖国家、日本和加拿大则贸易顺差和逆差交替出现,反映出各国的资源禀赋与国际供应链分工的差异。
从贸易额变动幅度看,除了加拿大和日本之外,中国对其他贸易伙伴的进口波动幅度普遍比出口波动幅度小,这也体现了中国进口需求与贸易政策的稳定性。指数报告指出,2022年至2024年,中国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据悉,指数报告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吴肖乐主持编写。该指数报告基于大规模数据的量化分析,力求全面反映中国出口贸易与全球供应链的实时状态,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与趋势判断。
据了解,该指数报告的体系具有多维性、科学性和灵活性特点,同时考察对外商品贸易与供应关系两个维度,通过贸易波动指数和供应波动指数的综合分析,衡量中国外向型供应链的整体变动情况;引入变点分析方法,能够识别由外部重大事件或系统性变化引发的结构性波动,适应多样化的监测和研判需求。
基于约1800万条外贸数据,研究团队构建了覆盖9个主要贸易伙伴和22类重点商品的波动指数,并计算了相应的供应关系波动指标。根据波动特征,9个主要贸易伙伴被划分为“发展型伙伴”“动荡型伙伴”和“平稳型伙伴”,便于持续追踪中国对外供应链的变化趋势,并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量化分析支持。
“当然,任何指数模型都无法完全捕捉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吴肖乐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与迭代更新,不断完善指数体系并推出系列专题报告,深入分析不同行业、区域与贸易伙伴的差异化表现,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观察与理解,使这一工具逐步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经济互动的一扇窗口。”
研究团队构建了的两个指数:贸易波动指数和供应关系波动指数,分别用于衡量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的波动性以及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之间供应关系的波动性,并据此分析整体供应链的波动状况。
在贸易指数中,2022年至2024年中国对各重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波动指数显示,东盟、金砖国家以及美国排在前三位;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位于后三位,表明中国对这三个贸易伙伴出口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分析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国对东盟和金砖国家出口波动性高,主要由于出口份额持续上升;而对美国出口波动性高,则主要由于出口份额下降。
2022年至2024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供应关系波动指数中,日本、欧盟、美国排在前三位;墨西哥、东盟、澳大利亚位于后三位。(完)
- 深圳无人机企业将出境参加多个展会
- 辽宁省出台《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引才育才实施全周期服务
- 618电商新观察:“平台+产业带”撬动“新变量”
- 截至今年5月,“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总交易3.79亿笔
- 整治行业乱象!国家医保局着力统一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
- 雄忻高铁雄保段跨京广高铁转体桥成功转体
- 国家外汇局:5月银行结汇13861亿元人民币 售汇13051亿元人民币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向“林”发力 借“绿”生金
- “反向开票”助力中国资源回收业
- 李云泽:进一步拓展金融开放广度和深度
- 报告称一季度中国PC出货量大涨 市场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
- 罗马仕召回超49万台移动电源: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
-
“电子皮肤”诞生记 从“艰难出生”到“跨界新星”
2015.12.16 -
“贴地飞行”!7秒冲刺时速650公里,我国磁悬浮技术获新突破
2015.12.16 -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平安健康险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2015.12.16 -
正式官宣:酒店即刻签约入驻京东,参与“PLUS会员计划”享最高3年0佣金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