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外贸企业应对风险的信心从何而来?在消博会找找答案→
纺织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受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众多纺织品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遭遇困境。在第五届消博会现场,记者遇见了一家来自浙江的外贸企业,他们不断创新、苦练内功的应对策略,展现出当下中国外贸企业的韧性和潜力。
这家来自浙江的外贸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真丝品类贸易商,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和美国。作为消博会的五年“全勤生”,他们每年都会带来多款新品。
浙江参展商 李荣昇:人流量激增,所以我们就赶紧把它挂出来,现在都还没有烫。我们衣架都已经不够用了。我们赶紧从酒店里边又借了几个过来。
今年消博会,这家企业带来的“上新”产品中,可以机洗的真丝系列产品特别受关注。这款真丝面料能承受50次标准机洗不变形,而这个数字背后,是研发团队在工业设计中心长达1800多天的攻关,让柔弱真丝不再惧怕洗衣机中水流的撕扯力。在展位上,我们还看到多款已经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丝绸产品,而这样的创新探索,企业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浙江参展商 王鹏铖:通过丝绸加科技,通过丝绸加文化,产品科技的含量的叠加,就让我们的整个企业在全球竞争里边具备非常强的实力。
对企业而言,超前布局的不仅仅是科研技术的探索,还有从蚕种的养殖到产品品牌的推广,全产业链的覆盖。
浙江参展商 李荣昇:因为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我们的产品强大了,我们在面对类似的贸易摩擦的时候,就会从原来显得很被动,到现在可以积极冷静地去应对它。从我们整个的品牌布局上面,我们依然没有放弃全球化的产业布局。
企业的底气既源于内生动力,更依托于“浙江制造”的品牌力量。在消博会的六号馆,记者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展区,“浙江精品”品牌矩阵,这里的200多款产品,每一款产品都镌刻着浙江制造的创新基因。而在这背后,是全省5000余家“品字标”认证企业构筑的庞大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是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样本,更是中国制造应对惊涛骇浪的压舱石。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梁丽娟 田琪永 唐志坚 于潭)
- 深圳无人机企业将出境参加多个展会
- 辽宁省出台《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引才育才实施全周期服务
- 618电商新观察:“平台+产业带”撬动“新变量”
- 截至今年5月,“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总交易3.79亿笔
- 整治行业乱象!国家医保局着力统一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
- 雄忻高铁雄保段跨京广高铁转体桥成功转体
- 国家外汇局:5月银行结汇13861亿元人民币 售汇13051亿元人民币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向“林”发力 借“绿”生金
- “反向开票”助力中国资源回收业
- 李云泽:进一步拓展金融开放广度和深度
- 报告称一季度中国PC出货量大涨 市场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
- 罗马仕召回超49万台移动电源: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
-
“电子皮肤”诞生记 从“艰难出生”到“跨界新星”
2015.12.16 -
“贴地飞行”!7秒冲刺时速650公里,我国磁悬浮技术获新突破
2015.12.16 -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平安健康险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2015.12.16 -
正式官宣:酒店即刻签约入驻京东,参与“PLUS会员计划”享最高3年0佣金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