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文旅产业要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文旅业发展呈现“人财两旺”的良好势头:国内旅游人次超56亿,同比增长近15%;入境旅游人次1.32亿,游客花费接近千亿美元。近年来,我国聚焦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旅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国际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文旅产业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开发轻保护、资源环境过载、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仍需从多个方面不懈发力。
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理念。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是发展文旅产业的基础,各地要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用心呵护好当地的文化、民俗、风光、生态资源。一方面,应活态保护、有机保护好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好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丽江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大同的悬空秘境……正是基于对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当地文旅才葆有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应注重长期保护和提升自然生态环境,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和管理机制。以“世界双遗产”黄山为例,当地实行主要景点封闭轮休,以平衡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务求可持续发展。
破解严重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似古非古的建筑群、大同小异的酒吧街、千篇一律的小商品……当前一些地方的文旅开发陷入了“复制粘贴”套路,面临着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双重困境,造成游客审美疲劳,景区效益不高。各地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既要深挖在地文化,打造独特IP;还要加强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通过规划限制同类项目重复建设,与周边景区形成互补。与此同时,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对商铺密度、业态相似度等实时预警,倒逼走出过度商业化困境。浙江乌镇严格将商业面积控制在景区总面积一定比例,值得各地借鉴。
建立群众参与和利益联结机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强调,社区参与是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原则。文旅产业应努力同步实现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政府部门应从体制机制上支持群众共建共享文旅产业,开发好“家门口”的资源,让他们实现就近就业。文旅企业应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居民深度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更多民众参与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既有助于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项目、丰富文旅业态,还能增强他们保护各类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 中药现代化之路吸引法媒目光 传统智慧结合数字科技引关注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2%
- 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在林芝圆满收官
- 经济观察:长春崛起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 长三角算力热潮涌动 浙江嘉兴如何撑起千亿产业蓝图?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龙加字银质纪念币将于9月25日发行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加大对珠宝贵金属饰品类广告监测力度
- 梧州六堡茶与科技宝石借AI“破圈” 亮相东博会拓国际市场
- 模拟农田实操、厘米级精度较量 技能“国赛”现场科技感拉满
- 9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57元 上调49个基点
- 关税战无法击垮中国出口
-
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在林芝圆满收官
2015.12.16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龙加字银质纪念币将于9月25日发行
2015.12.16 -
兴业银行联合福建老年大学举办系列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2015.12.16 -
国际手语日,瑞幸这批“无声门店”迎来10位特殊的咖啡师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