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服配从小众走向千亿级市场,背后藏着哪些“科技感”?
夏日的骄阳下,防晒衣、防晒面罩、遮阳帽等“防晒装备”,成为很多人出行的“标配”。防晒,不仅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消费需求,还催热产业链上的新生意。

“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规模超800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000亿元。防晒服配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从边缘品类向主流爆品的千亿级市场跃升。

火爆的市场和消费者的多元需求让防晒服配的面料生产企业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义乌生产和销售的防晒服配面料,很多都来自苏州吴江盛泽镇,目前这里2500家纺织企业里有800 家都开始从事防晒面料的研发、制造。

在一家生产防晒面料的企业,记者了解到一块布料想要达到防晒效果,通常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前整理工艺,即让原料“天生自带防晒基因”,纺纱的时候就把防晒助剂“揉”进纺丝液里,让纱线从“娘胎里”就具备防紫外线能力,再织成布。

另一种是后整理工艺,也可以说是让面料“后天敷涂防晒面膜”,先把布织好,再在里层刷一层含有防晒助剂的胶水,风干后形成一层保护膜。给面料敷涂上防晒层后,怎样才能让面料轻薄又透气呢?

2022年一家企业研发出一款加入辐射制冷材料的新型面料,这种面料可以通过接触到的人体皮肤向周围辐射热量,从而降低面料自身的温度。

按照国家标准,一款合格的防晒面料只有同时满足UPF>40 、UVA<5%,才能保证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如果upf>50以上、uva<2.5%,就属于优等品。


眼下,市面上的防晒产品五花八门,有个别商家在产品标识上存在虚标假数值、炒概念,甚至打擦边球的问题,比如有些防晒衣的UPF值标识竟然达到了2000+,而有些防晒衣将边防晒边护肤作为卖点。消费者选购商品时,一定要看看产品上有没有 GB/T18830标识,这是《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国家标准。

在苏州盛泽镇,记者了解到不少面料企业不仅生产用来加工防晒服的面料,还在开发用于户外露营、运动的高附加值防晒面料。

一件貌似平平无奇的防晒产品,放大看是藏在每一根纤维里的科技与匠心,拉长看更是从上游到下游全产业链的蝶变之旅。这些功能性更强的新面料就像“加速引擎”,正在助力纺织重镇从“批量生产”驶入“高附加值”的新赛道。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