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资本市场有了路线图
中新网2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证监会公布资本市场改革路线图。
7日,《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8个部分、18条措施,紧扣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主题,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
中新财经注意到,这既为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施工图,也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新方向。
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被放在首位。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指出,这反映了对接科技创新,是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亦是首要抓手。
如何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此前,证监会先后发布实施“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
在此背景下,一批处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占比超一半。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规模占比持续提升。
但这还不够。基于科创企业“强专业、轻资产、高成长、高不确定性”等特点,亟需形成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此次《实施意见》,亦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方面重点着墨。
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这些具体举措,面向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力求实效。
“这将引导资金进入到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优质企业和潜力行业之中,培育出更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的企业。”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中新财经表示。
绿色金融如何更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普惠金融如何提质扩面、养老金融需求如何充分挖掘,当前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上,还有不少发展空间。
制度创新成为破题关键。
无论是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还是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亦或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养老等银发经济企业股债融资,都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接下来,《实施意见》重在落实、落细。当18条措施真正转化为市场实践,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定价、激励创新等方面的功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完)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