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以来连续十二年实现100%履约 累计成交金额55.44亿元
中新网上海9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22日透露,自2013年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上海碳市场)开市以来,上海碳市场现货(含拍卖)累计成交2.6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55.44亿元,是全国唯一连续十二年实现100%履约的试点地区。
上海推出“电-碳”协同机制。2025年1月至9月,上海绿电交易超过80亿千瓦时。上海还创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0.3%或0.5%的免费配额奖励。
据悉,作为全国七个试点地区之一,上海碳市场开市以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现已覆盖钢铁、化工、汽车、航空、水运等28个行业400余家企业,碳配额总量约1亿吨。
据介绍,上海已建立了配额总量、配额分配、监测报告核查、履约等制度,配套制定了注册登记及交易等规则,构建了由政府部门、交易所、核查机构、执法机构等组成的多层次监管构架,形成了由法律手段、行政措施和技术平台组成的多维度监管和保障体系。
上海创新市场调节机制,组织开展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据透露,至2025年8月底,上海共举行碳市场配额有偿竞价发放16场,有偿发放总量2668万吨,竞买成交总量1045.71万吨,总成交金额6.28亿元。
据介绍,上海持续推动碳金融创新,初步形成“碳现货+碳远期”联动模式。上海已经在碳远期、碳质押、碳回购、碳保险、碳中和指数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实践案例,并推出碳基金、碳信托、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碳回购履约保证保险等,为资本市场与碳市场的融合提供了全新发展思路。
此外,上海建立健全碳普惠机制,建成碳普惠管理运营平台,创新开展跨领域实时协同的“一键式”碳账户管理体系,成为深度融合分布式数字身份认证和区块链技术的碳管理应用场景。碳普惠管理运行体系基本建成。
据透露,碳普惠专区自正式上线以来,累计吸引超20万名民众开户,近5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参与,签发10万多吨减排量。
据悉,未来,上海将全面提升碳市场运行能力,聚焦“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引导激励行动”“实施碳市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三大行动,提出了16项重点改革任务,包括建立健全配额总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碳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健全碳普惠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碳市场保障监管体系、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市场协同机制、丰富专业人才市场供给和加强国际与区域合作交流等。
上海将创新关键领域,有效激发碳市场发展活力。据悉,在有序发展碳金融方面,上海重点围绕三大方向进行突破,包括适时丰富上海碳市场参与主体;支持将上海碳市场交易的碳资产纳入金融机构合格担保品范围;推动建立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互通互认机制,并研究建立基于企业碳绩效的碳账户体系。(完)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