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延链补链 创新赋能:浙江天台传统茶产业开“新芽”
中新网台州9月22日电(傅飞扬 王丽娜)夏秋片片叶,亦成杯中茗。眼下,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的各处茶园郁郁葱葱,不少茶农穿梭其中有序采摘茶叶,茶厂设备不停运转,茶香四溢。
天台县森林覆盖率达70%,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生长。早在三国时期,葛玄便在天台山种植茶叶。目前,该县已有高标准茶园10万亩、茶农3万余人,形成了云雾茶、黄茶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当前,天台县茶企致力于延链补链、创新赋能,从延长生产周期、提升加工效率,到创新产品形态、严控品质标准,让传统茶产业开出“新芽”。
走进天台东红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袋袋称重打包好的夏秋茶整齐码放,茶香扑鼻。“这段时间,我们每天收购夏秋茶鲜叶1000多斤,最终能炒制成品茶200余斤。”该公司负责人陈六华介绍,夏秋茶的叶片比春茶更大,味道也更浓厚,很适合用来制作茶饮料或供给奶茶店,市场需求旺盛。
9月,天台县产出的夏秋茶。天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过去,天台茶农往往只聚焦春茶采摘,一心赶在清明前售卖。然而,春茶采摘窗口期短、鲜叶产量有限,茶叶生产总价值偏低。如今,随着夏秋茶加工业务拓展,茶厂生产周期大幅延长,从每年3月持续至10月,不仅提升了企业效益,也为当地茶农带来了一笔稳定收入。
“近年来,天台对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2024年通过政府补贴支持,我们更换了新的炒茶机,不仅加工效率提高了,炒出来的茶叶品相也更好,卖价自然也跟着往上走,实实在在让我们尝到了甜头。”陈六华说。
位于天台县街头镇雷溪村的浙江鸣龙茶业有限公司则另辟蹊径,以创意为茶产业注入新活力,其研发的新产品打破传统饮茶场景限制,消费者无需冲泡,随时随地都能品尝到茶的原味。
“茶叶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我们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决定从年轻人的喜好入手,与浙江大学茶业研究所合作,经反复研发与调试,成功推出新产品‘茶爽’茶含片,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该企业天台黄茶基地负责人叶伟强说。
叶伟强表示,不断尝试“出圈”产品的同时,他们建立了涵盖安全管理、评茶师评鉴、顾客满意度评价的“优茶体系”,全方位为茶叶品质保驾护航,“目前,我们已流转400亩茶园,预计年底流转面积增至1000亩左右;步头村的茶叶深加工存储基地也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用,届时可为周边村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完)
- 中药现代化之路吸引法媒目光 传统智慧结合数字科技引关注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2%
- 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在林芝圆满收官
- 经济观察:长春崛起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 长三角算力热潮涌动 浙江嘉兴如何撑起千亿产业蓝图?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龙加字银质纪念币将于9月25日发行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加大对珠宝贵金属饰品类广告监测力度
- 梧州六堡茶与科技宝石借AI“破圈” 亮相东博会拓国际市场
- 模拟农田实操、厘米级精度较量 技能“国赛”现场科技感拉满
- 9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57元 上调49个基点
- 关税战无法击垮中国出口
-
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在林芝圆满收官
2015.12.16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龙加字银质纪念币将于9月25日发行
2015.12.16 -
兴业银行联合福建老年大学举办系列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2015.12.16 -
国际手语日,瑞幸这批“无声门店”迎来10位特殊的咖啡师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