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餐饮连锁企业不能只数钱不担责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左雨晴) 近年来,我国餐饮服务连锁经营发展迅猛,直营、合营、加盟、内部合伙、有限城市加盟、特定店型加盟等多种模式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
今年3月,多家连锁餐饮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相继被曝光。例如,小龙坎火锅有门店被曝回收剩菜二次销售、用拖把桶清洗餐具;绝味鸭脖有门店被曝伪造健康证;杨铭宇黄焖鸡的加盟店被曝后厨环境卫生不达标……这些案例无不暴露出连锁餐饮品牌在门店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巨大漏洞。
民以食为天,餐饮连锁经营不能一边收取加盟商的费用,一边却对食品安全问题推诿责任。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对餐饮服务连锁企业的主体责任作出规范。
《规定》明确,企业总部对全链条食品安全负有管理责任,每年必须将一定数额的营业收入用于食品安全管理,并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承担责任。
《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对连锁餐饮的监管从过去的“事后处罚”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的全链条治理。企业总部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过去连锁餐饮品牌对食品安全问题“事前不管理,事后闭店道歉”的处理方式将受到有效监管。
在监管落实的同时,连锁餐饮品牌也应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依赖被动整改。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实施《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就是要告诫广大餐饮连锁企业:不能只开店、不管店!不能只收费,不担责!
纵观全球成功的餐饮连锁巨头,无一不是将标准化、安全性与品牌信誉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如今,中国餐饮业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型,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单纯的门店数量扩张,而是过硬的内控产品质量。唯有将“舌尖上的安全”真正置于利润之上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赢得消费者长久的信任。(完)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国庆中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 第八届虹桥论坛发布“八大亮点” 参会精英人数将创历届新高
- 11车活体青蟹深夜从东兴口岸北仑河二桥入境
- 2025世界粤商大会举办专题会 探讨国际合作与全球市场拓展
- 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举行
- 国庆中秋假期广州白云机场预计接送旅客逾199万人次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10月在天津举办 泰国将担任主宾国
- 线下零售新风口:电商布局硬折扣超市,面临哪些挑战?
- 今年前8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9.4万亿元
- 紫金黄金国际在港上市 为全球黄金开采行业规模最大IPO
- 中新网评:餐饮连锁企业不能只数钱不担责
- 10月1日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3.3亿人次
-
万亿大投资下的南京小松涛巷,打造城市更新的“绿色样本”
2015.12.16 -
从技术创新到生活焕新 海信发布秋季暨世界杯系列新品
2015.12.16 -
从黄三角农高区到“幸福食堂”:一场光伏电力的自我“消化”实验
2015.12.16 -
量质齐升 新态助力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集装箱集结中心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