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危旧房改造:原拆原建就地焕新
中新网广州10月24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24日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位于越秀区洪桥街道辖内洪桥街与小石街交界地带“黉桥·小石集”项目近日全面完工。作为广州中心城区首个小连片危旧房“原拆原建”试点,该项目探索出老城区高密度社区危旧房自主更新的可行路径,为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样本。
“黉桥·小石集”项目改造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据了解,该项目一共19栋建筑,多为上世纪60至80年代砖木结构,且多鉴定为 C、D级危房,部分房屋无独立厨卫,安全隐患突出。经与居民协商,17栋实施“原拆原建”,2栋进行微改造。
改造计划全过程尊重居民意愿,多轮征求意见,以最大共识完成签约。探索出“业主出一点、企业投一点、政府补一点”多主体筹资模式:国企北秀公司出资改造公房并负责代管运营;成立自主更新委员会,搭建“线上+线下”沟通议事平台多次征求业主意见,并调整设计方案为其争取利益最大化,说服私房业主出资改造。
项目从技术、安全、配套三方面打造老城区宜居空间。应用 BMC钢结构模块化技术,56个建筑模块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缩短工期。顶层137块光伏组件年发电1.24万度,实现清洁能源替代。针对原2.7米窄巷的消防隐患,采用首层骑楼退距4米设计,同时通过“7”字形中庭与通风井提升居住舒适度。配套上,借助政策红利增容扩面,完善电梯、公共走廊、服务配套等公共设施。
“黉桥·小石集”项目改造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针对项目范围内的房屋权属性质较为复杂,采用“统一设计、归集产权、整体报批”的模式,对零散分布的17栋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增添红砖灰瓦、天井庭院等岭南元素,利用建筑多层退台设计营造出丰富的公共空间和立体绿化,结合周边退缩空间打造社区交流小广场,塑造具有广府特色的街巷空间。首层增设约250平方米公共服务空间,设置社区共享门厅、广场及中心庭院,强化公共性和友好性。
据悉,在后续运营中,项目还将通过引进专业运营企业打造首层社区服务空间与二三层住宅联动的综合体。首层布局轻餐饮、健康生活、便捷服务等多元社区服务功能,为周边居民创造大量的社交场景。二、三层30间18平方米的房间打造为现代化公寓,公区配建公共厨房、阅读室、共享客厅,满足新市民、青年人“拎包入住”需求。
该局表示,接下来将以该项目为样板,推动一批“原拆原建”、自主更新项目落地,进一步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改善市民居住条件,释放存量空间资源潜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完)
- 广东首个千万元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上市公司看封关:“希望实现‘海南产、东盟用、全球销’”
- 今年前9个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
- 2025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5737.5亿元人民币
- 超800家企业参展 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
- 王文涛:“十五五”时期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 “政校企”联动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 多举措推动学生、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 韩文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
- 1-9月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3615亿元
- 中芬青年创新产业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搭建长效化国际平台
-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长城 Hi4 技术体系斩获“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喜报传遍都江堰
2015.12.16 -
AI“爆炸性渗透”大周期:一场文明范式的迁徙
2015.12.16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2015.12.16 -
净水器市场增长明显,阻垢剂真的威胁健康吗?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