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多地竞相打造“人工智能之城”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王梦瑶)DeepSeek带火了研发企业所在的杭州,但着眼打造“人工智能之城”的中国城市远不止一个。
北京是其中之一。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现有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形成全链条完整布局。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北京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稳居全国首位。
在科研领域,北京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学者,还集聚了智源研究院、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表示,北京市的大模型领先企业基本跟上了国际竞争步伐,下一步产业政策重点是怎样促落地、促应用,在应用当中尽可能地形成标准化、产品化的智能软件、智能助手、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展应用面。北京将力争用2至3年时间,培育10家以上世界百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
竞逐人工智能赛道,深圳的一大优势正是知道“怎么用”。
目前,深圳已累计发布四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涵盖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近200个应用场景,逐步构建起覆盖民众服务、企业服务、城市运行、重点行业赋能的全场景建设体系。
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3600亿元、同比增长约35%,人工智能企业超2800家。
深圳人工智能企业云天励飞对中新社表示,应用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圳率先提出了打造全域全时场景应用,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基础。深圳还有充足的算力供给,并且通过提供“训力券”“模型券”等创新政策,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低成本使用本地算力和模型,可以提高AI研发迭代效率。
同样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还有上海。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累计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备案,位居全国第二;体现垂类应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登记数量达到68款,位居全国第一。
据上海官方透露,今年主要将从打造超大规模自主智算集群、构建多层次语料供给体系、建设虚实融合超大型实训场和加快行业基座大模型体系创新四个方面重点布局。上海并定下目标: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等。
还有更多中国城市,正在加紧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加码各方面配套资源。
如杭州表示,今年将专门统筹现有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希望培育更多类似DeepSeek、宇树科技的创新企业。东莞将设立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对制造企业、软信企业、高校院所等通过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租用市内外智算资源给予资助。重庆正加快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和西部算力调度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说,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中国已经有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实力,要加快实施“中国算力网”计划,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再进一步。(完)
- 深耕中国丨“以旧换新” 外资共享红利
- 财政部公开选聘第五届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
- 今年前四月中国新增消费品突破800万种
- 海南自贸港临时进口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政策首单全部落地
- LABUBU席卷全球 中国“潮玩” IP 出海热
- 从经贸共舞到产业互链 中东欧博览会释放多重“开放信号”
- 16.8%、34.1%,增长势头强劲!多维数据透视1至4月机械工业成绩单
- 长三角铁路端午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17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6.8%
-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前4个月外贸成绩亮眼
- 27年来首次 中国公司代表当选3GPP RAN 1主席
- 一季度广州接待外国来穗过夜游客同比增长超三成
- 2025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举办 三六零出席共商数智时代创新生态
-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前4个月外贸成绩亮眼
2015.12.16 -
稳步提升!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 国际航线表现亮眼
2015.12.16 -
双城联动共贺周年 大家的家城心社区以“医养融合 + 品质护理”树养老新标杆
2015.12.16 -
加速战略布局!伊利金领冠全球新品香港发布,开启婴幼儿营养全球化新征程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