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平菇撑开“致富伞” 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
中新网银川2月19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这几天,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的多座大棚春意盎然。走进大棚,空气中散发着平菇的清香,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地码放着,一簇簇平菇破棒而出、长势喜人。村民正穿梭在菌棒间忙碌着采摘、装筐,一派忙碌的丰收场景跃然眼前。
村民采摘抢“鲜”上市的头茬平菇。 李慧坤 摄 据悉,隆源村平菇大棚基地的10万棒头茬平菇现已抢“鲜”上市,迎来丰收季,正等待村民分批采摘。从二月开始,将陆续采摘至六月,平菇总产量预计突破25万斤。
抢“鲜”上市的头茬平菇。 李慧坤 摄 近年来,贺兰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平菇种植是当地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项目之一。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贺兰县整合资源,建设标准化种植大棚,引进先进技术,带动村民共同参与种植,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
“我们的平菇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绿色健康,主要销往宁夏其他市县及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许多都是订单销售,很受市场认可。”据隆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平介绍,平菇产业发展主要采取企业和村集体合作的模式,为了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村里还引入现代农业技术,聘请专家指导种植,推广无公害栽培和智能化管理。
平菇的畅销,为本地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隆源村村民王银芳已在大棚内务工多年,今年春节刚结束,她便返工上岗,月收入超过3600元。“以前在银川做绿化工作,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自从村里开始种植大棚蔬菜,我就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照顾家里两不误。”她说。
除了平菇,隆源村还种植了4栋温棚的榆黄菇,近期已经完成了室内消毒、摆放菌棒、点菌种三个步骤,一个半月后,榆黄菇也将迎来成熟采摘季。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平菇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是贺兰县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贺兰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了平菇、枸杞、葡萄、冷凉蔬菜等多个特色产业,让村集体经济愈发兴旺。
不只是在贺兰县,银川各地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均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多元经济发展格局,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密码”。例如,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转变经营思路,盘活闲置营业房自主创办“五渡尚品老酒坊”加工厂,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金凤区良田镇光明村引进种苗培育企业,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入股分红模式,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双增长;永宁县闽宁镇整合各村资金,共同出资购买辖区一家光伏发电企业,每年为各村村集体增加收入300万元……据统计,2024年,银川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5.5亿元,8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百万元。(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