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旅行推荐官的敦煌之行
中新网甘肃敦煌4月12日电 (闫姣 九美旦增)数百名中外旅行推荐官长达一周的“丝路游”,12日在甘肃敦煌划上句号。
看着琳琅满目的瑰宝,热爱敦煌文化的泰国旅行商小雨将莫高窟和敦煌市博物馆视作此行的终极目的地,“相信我,泰国朋友也会爱上这里。”
4月11日,甘肃敦煌,中外嘉宾观赏月牙泉。(无人机照片)九美旦增 摄 4月6日至12日,2025丝绸之路(甘肃)国际旅行商大会邀请来自美国、泰国、新加坡、加拿大、韩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嘉宾,先后走进甘肃张掖市、嘉峪关市、敦煌市,考察“丝路游”精品线路,实地感受古丝路魅力。
各国嘉宾在前一晚的敦煌之夜中,分享了他们敦煌之行的体会。来自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的金芝雨,目前负责在韩国推广中国文化。她所在协会与敦煌的缘分始于2015年,曾安排韩语老师在首尔线上线下推介敦煌,也曾推动在敦煌举办中韩文化节。
“这次探访了敦煌莫高窟,在鸣沙山骑了骆驼,还打卡了月牙泉和敦煌书局、印局,对这里有了更深的了解。”金芝雨说。
金芝雨称,将继续携手敦煌持续深化合作,在韩国推广甘肃之美,让更多韩国人亲自体验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魅力,也诚挚邀请甘肃朋友去韩国交流。
4月11日,甘肃敦煌,中外嘉宾在鸣沙山体验骑骆驼。九美旦增 摄 来自日本的中川源行自称是受纪录片《丝绸之路》影响爱上敦煌。他感慨,实地参观敦煌比影视中更有质感,更令人着迷,“日本中学教科书中关于丝绸之路的刻画,也吸引更多人来到敦煌。”
4月,“丝路明珠”敦煌进入旅游旺季,迎来大量海内外游客。在莫高窟踩线时,中外嘉宾对九层楼、石窟等造型的文创雪糕产生兴趣。他们手持雪糕,与身后的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合影留念。
4月11日,甘肃敦煌,中外嘉宾在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手持文创雪糕合影留念。九美旦增 摄 “人生首次探访莫高窟!图片先上,视频后续。”日本媒体人贾姗迫不及待在社交账号分享其心情。她描述道,即使一大早来,景区停车场还是挤满了旅游大巴,上车下车必须火速加快跟上队伍。为了保护文物,石窟里禁止拍摄行为,所以踏踏实实听了6个石窟的详细讲解,收获颇丰。
“敦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它是一种能触动心灵和灵魂的体验。”“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倡议(BRISD)创始人兼主席凯泽·纳瓦布表示,敦煌散发着令人惊叹的活力。它完美融合了古代文明与现代和谐,生动展现丝绸之路昔日如何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各地之间的和平与理解。
“有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还有句话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全程参与此次考察踩线的世界旅游联盟副主席许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甘肃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建议当地加强国际推介和交流,邀请海外民众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完)
- 直播赋能共富路 “结伴共富”公益培训惠及浙江山区海岛
- 青海:强降雨致多条道路中断 交通部门全力抢通保畅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杨靖宇巧施“回马枪”,抗联山谷设伏痛击敌追兵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身”到“心”感受清凉↓
-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亲水经济”新业态
- 河南平顶山再通报“715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多人获刑
- 航班受雷暴天气影响临时备降 虹桥边检站高效应对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2015.12.16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2015.12.16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2015.12.16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