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丨访问马来西亚,习近平提到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
中新网4月17日电 题:访问马来西亚,习近平提到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谚语,而在同中国隔海相望的马来西亚,这句话同样也是人们熟知常用的谚语。
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就谈及这句两国共同的谚语,并称其“道出了中马命运共同体的真谛”。
中马两国有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史,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7次远洋航海中5次到访马六甲,马六甲的三保庙、三宝山、三宝井见证着“切水不断”的中马情谊。
历史沧桑巨变,“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直是中马交往的生动注解。
“有福同享”说的是相互成就的合作关系。
马来西亚是东盟成立后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也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东盟国家之一,还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之一。
此访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到,建交以来,中马双方始终立足战略自主,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树立了国与国相互成就、合作共赢的典范。
中马理念相近,利益相融,人文相通,务实合作一直都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202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120亿美元,比两国建交时增长近千倍,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
如习近平主席所言,“马来西亚鲜食榴莲一天之内就可以从果园运送到中国超市,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10亿元人民币,入园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创造许多长期就业岗位。”
“有难同当”说的是同舟共济的深厚友谊。
此访之际,习近平主席强调,中马两国是安危与共、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从亚洲金融危机、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到全球新冠疫情,中马两国始终同舟共济,在相互驰援中不断增进理解和信任。
同舟共济,还体现在中马人民之间的守望相助。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马来西亚期间曾提到一个小故事,“我们也不会忘记,2012年马来西亚留学生杨永康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中国安徽一名7岁孩子的生命……”
2012年,曾在中国的医学院留学的杨永康为一名身患白血病的中国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他是中国首个外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是中马民间友好的见证者、推动者。
如今,中国和马来西亚相互给予对方国家公民免签待遇,2024年,两国人员往来近600万人次。
此次到访马来西亚,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常来常往、亲如一家。两国关系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半个世纪,正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邵萌 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