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相关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4月17日在北京发布,作为其8个专题报告之一,“2024年不同人群短视频使用强度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提醒,高强度使用与抑郁风险、焦虑风险显著相关,建议增强现实人际支持,发展丰富的情绪调节方式。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菲解读“2024年不同人群短视频使用强度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介绍,中国网民已近11亿,95.5%为短视频用户。短视频凭借即时性、娱乐性和智能推荐,满足用户多种需求,但过度使用问题亦引发关注。不同人群短视频使用调查发现,高强度短视频使用与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相关性,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受影响显著。
此次发布的专题调查报告对三类人群总计130795人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大学生和成年职业人群每天平均使用短视频的时间分别为94.2分钟、179.9分钟和137.4分钟。超两成青少年、三成左右大学生和逾四成成年人因长时间使用短视频,对睡眠、学习工作精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农村户口、父母学历低或家庭经济状况差的青少年和大学生,以及中等学历、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成年人,短视频使用强度更大;社会关系不佳,如留守青少年、父母关系不睦、师生或同学关系差的青少年或大学生,伴侣关系不好的成年人,短视频使用强度也更大。长时间使用与更高的抑郁、焦虑得分及更低的自我满意度相关,青少年中,这一关系呈线性趋势,大学生和成年人适度使用(30分钟至1小时)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超过适度后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
该调查报告还针对性提出多项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合理管理短视频的使用时长,避免沉迷影响心理健康;建立健康的短视频观看习惯,减少对日常学习工作的消极影响;培养和发展丰富的娱乐和情绪调节方式;强化现实的人际支持系统,满足情感需求;提升短视频使用素养与内容引导,发挥正向传播和价值观塑造作用等。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在北京发布。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全国79家机构共同参与、通过采集覆盖各年龄段逾17万份样本调研完成,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当天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学者特别指出,报告中提及的抑郁风险和焦虑风险,分别反映存在抑郁情绪或焦虑情绪的可能性,不等同于临床评估诊断的抑郁症、焦虑症,也非患病率。(完)
- 直播赋能共富路 “结伴共富”公益培训惠及浙江山区海岛
- 青海:强降雨致多条道路中断 交通部门全力抢通保畅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杨靖宇巧施“回马枪”,抗联山谷设伏痛击敌追兵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身”到“心”感受清凉↓
-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亲水经济”新业态
- 河南平顶山再通报“715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多人获刑
- 航班受雷暴天气影响临时备降 虹桥边检站高效应对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2015.12.16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2015.12.16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2015.12.16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