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专家提醒:肺癌防治早筛是关键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赵方园)“肺癌防治需贯彻‘早筛早诊早治’原则,尤其要提升公众对健康体检的重视。”4月15日-21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举办肺癌防治科普义诊活动。活动现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接受中新健康等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发现是预防癌症的关键,建议建立区域性肺癌筛查数据库,推动早癌识别标准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200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约970万例,其中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超过3500万例,较2022年激增77%。
许多患者确诊癌症时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生存率低。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推动癌症早筛意识,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关键举措。张毅强调,当前新技术的应用使肺结节检出率提升至98%,但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进行综合判断。他建议,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而存在长期吸烟、肿瘤家族史或职业性有毒物质接触等高危因素者,应从40岁起每年进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
活动现场,宣武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钱坤分享了如何通过电磁定位与CT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将支气管镜精准导航至仅几毫米的外周肺野或微小结节。钱坤表示,许多患者得知自己有肺结节后会感到焦虑,但90%以上的肺结节为良性,只有一小部分需要密切关注或治疗。他指出,在临床评估中,若结节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或缩小、实性结节稳定超过3年、纯磨玻璃结节持续5年无变化、完全钙化的结节或伴有卫星灶的结节,通常无需过度担忧。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及护理团队组成“多学科诊疗(MDT)专家团”针对复杂病例实时会诊,为100余名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站式肺癌防治服务,并现场赠送《百肺待兴》科普书籍50册,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肺癌防治知识。(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