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为桥·文化共鉴:南开大学中外师生体验非遗 共迎国际中文日
中新网天津4月18日(记者 孙玲玲)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16个联合国中文日,17日下午,南开大学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于津南校区汉语言文化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百余名中外学子汇聚一堂,体验汉字之美、探寻文化之博,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丰富内涵。
4月17日下午,南开大学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于津南校区汉语言文化学院举行。(南开大学供图) 活动现场以“时空之旅”为主线,通过“二十四节气教室”“花市灯如昼露台”“千年文脉展览”等场景布置,打造了一场贯穿古今的文化体验之旅。
“篆香雅韵”体验区内,中外学子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调制香包、制作印香,于氤氲芬芳中探寻中式香道“沉静致远”的哲学意蕴。
灯笼字谜展台前,一盏盏悬挂谜题的彩灯吸引众人驻足,同学们通过拆解汉字构形奥秘,在趣味竞答中领悟中文的灵动与精妙。
师生们一同临摹《朱子家训》名句。(南开大学供图) “墨韵丹青”书法体验区则将廉洁文化融入笔墨,通过纪录片展映、书法工坊等创新形式,将语言学习与价值观传递相结合。师生们临摹《朱子家训》名句、创作廉政主题成语,在一笔一画间传递正直清廉的价值追求。
在《清明上河图》拼制环节,宋代市井风情生动再现,中外学子合作复原画卷细节,从车马喧嚣中窥见古代中国的繁华盛景。
剪纸艺术展台上,红纸翻飞化作“福”“春”字形,各式花样跃然指尖。“字溯千秋”汉字演变展览区通过甲骨文书写、竹简编连与活字印刷体验,串联起汉字从刻痕到笔墨的文明史诗。“拈花指韵”传统手工花艺区以扭扭棒编织花簪、干花装点团扇,让大家在手作中体悟花朝节雅趣,为盎然春日增添一抹东方诗意。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外学子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次活动还开设了云端互动平台,邀请生命科学学院外籍教师亚当·米德格利和留学生代表走进直播间开展线上交流。(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