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飞向苍穹,航天员陈中瑞盼到太空“飞檐走壁”
中新社酒泉4月23日电 题:从田间飞向苍穹,航天员陈中瑞盼到太空“飞檐走壁”
作者 郭超凯 占康
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中瑞,与“神舟十号”有过交集。
“‘神舟十号’返回地球时,我正在空中执行训练任务,接到了清空空域的指令,迎接航天员回家。”
如今,陈中瑞也将出发太空。他将与队友一同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应用实验和试验,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
从生长于乡野田间的机械能手,到翱翔蓝天的飞行员,再到圆梦太空“飞檐走壁”……这位航天员说,能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航天梦紧密相连,“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中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现年41岁的陈中瑞自小就展现出对机械操控的热爱与天赋。从用黄泥做出轻轻一吹就能发声的“咕咕虫”,到用泥巴捏出带轮小车,再到无师自通操作拖拉机,他说,“操作的东西越复杂就越兴奋”。
一次偶然机会,陈中瑞萌生出驾驶飞机的梦想。经过日夜努力,他如愿拿到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现在都记得通知书是那种亮晶晶的、会反光的银色。”他说,那是战机的颜色,也是梦想启航的翅膀。
在学校,陈中瑞是同批次飞行学员中首批放单飞的。此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留任某改装基地飞行教员,多次荣获“优秀教员”“训练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他的累计飞行时长超过2300个小时,飞行技艺日臻成熟,但在内心深处,“飞得再高一些,为祖国出征太空”的愿望愈发强烈。
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需求,2018年,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陈中瑞毫不犹豫报了名,并于2020年9月如愿入选。摆在他面前的却是更大的挑战——时间紧、任务重、训练强度大,他必须在两年多时间里完成上百门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在陈中瑞看来,虽说“天空”与“太空”仅有一字之差,但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难度堪比“登天梯”,自己必须在千锤百炼中得以全面重塑。
比如,他要在30多岁时重返课堂,短短一年内学完热力学、轨道力学等30多门理论课程,“白天学不会的,晚上接着学,公寓的灯从没在12点前熄灭过”。再如,他要逐渐改变飞行员期间养成的思维方式和操作习惯,以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脱离手册进行操作,现在则要“对照手册分工协作,严格执行每一步操作”。
除了理论学习,离心机、转椅等训练更是不断挑战着陈中瑞的体能和意志极限。关关难过、关关过,他唯有咬紧牙关,“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在其他航天员眼中,陈中瑞性格随和,沉着冷静。他不仅思维敏捷,操作上手快,还“很稳当,让人很放心”。
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即将开启,陈中瑞对此行充满期待。他想看一看美丽的地球,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想徜徉于太空之中,切身感受宇宙的浩瀚。自幼熟读武侠小说的他,还想一圆儿时的武侠梦,像书中侠者那般“飞檐走壁”。
心怀苍穹,脚踏实地;逐梦九天,不负韶华。陈中瑞说,作为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一员,他更将力争顺利完成所有工作,“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并激励更多人为了梦想奋勇前进。(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