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1阳性肺癌年轻女性高发 新靶向药物提供更多选择
中新网广州4月27日电 (记者 蔡敏婕)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亚型。其中,ROS1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罕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蔡修宇27日表示,ROS1基因突变易在没有吸烟史的年轻女性中高发,“由于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数庞大,ROS1阳性治疗不容忽视”。
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病例的85%。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多种亚型。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吸烟和长期暴露在石棉、砷、铬、镍等致癌物质环境的因素,会增加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致癌驱动基因被发现,约2/3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可找到明确驱动基因。专家发现,如ALK、ROS1等驱动基因,会增加个体患非小细胞肺癌的易感性。
“驱动基因导致的肺癌与微环境无关,因此免疫治疗难以发挥作用。”蔡修宇称,越来越多患者从相应靶向治疗中获益,但是“脑转移”和“耐药”一直是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路上的棘手难题。
“ALK和ROS1基因的病人致病基因强,晚期初诊病人脑转移大概占1/3。一旦发生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将显著缩短。”蔡修宇表示,临床亟需颅内活性更强的靶向药物改善生存。
近年来,随着对ROS1融合及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第二代相关靶向药瑞普替尼带来新希望。目前,瑞普替尼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适用于ROS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蔡修宇称,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和低剂量CT扫描的广泛应用,许多早期肺癌患者得以被发现。“这直接导致了肺癌发病率统计数字的上升,但并不完全是实际发病率的增加。”他说,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克服耐药问题,并探索提升驱动基因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新方法。(完)
- 最高法就数据权益指导性案例答记者问
- (抗战胜利80周年)“拉布布”等风靡世界 马朝旭: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 云南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以语言互通促民心相通 用文化互鉴践亲诚惠容
- 暑期蛇类活动频繁 如何避免被蛇咬伤?
- 税务部门曝光4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 以产品思维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 外交部: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 最高法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这种插线板早已被禁用!家里有的尽快扔掉
- (抗战胜利80周年)马朝旭:元首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纵容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菲答记者问
- 女孩长期歪头写字致单眼近视
-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
2015.12.16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2015.12.16 -
一个晚餐坏习惯 可能让血糖失控 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
2015.12.16 -
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