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云之南”义诊活动在昆明举行 为市民开具减重良方
中新网昆明5月9日电 (陈静 陆希成)9日,在中国第八个肥胖日即将来临之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昆明举行肥胖与糖尿病外科MDT团队第五届大型义诊暨“减重·云之南”第五届科学减重公益活动。来自该院胃肠与减重代谢外科、临床营养科、睡眠医学中心等20余个科室的专家组成多学科诊疗(MDT)团队,为现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康评估和个性化减重方案,传播科学体重管理知识。
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结构改变,中国肥胖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相关代谢疾病发病率随之上升。肥胖不仅影响外观,更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中心主任医师吴边表示,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单纯节食或运动等单一减重方式难以取得持久效果。科学减重需要从饮食调整、运动习惯、心理健康、睡眠管理等多个维度综合干预。
记者看到,义诊现场设有基础检测区、专家咨询区、健康教育区、运动示范区等。市民可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并接受专业的身体成分分析。
图为义诊现场。陆希成 摄 在专家咨询区,多位医院专家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减重建议。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张振宇在现场指导市民时强调,科学减重并非单纯追求体重数字下降,其核心是在保证体脂率下降的同时,维持、增加骨骼肌量,从而有效提升基础代谢率,防止体重反弹。
针对不同人群的减重方案,张振宇建议,对于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4-28之间的超重人群,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减脂;对于BMI达到28-32.5的一度肥胖人群,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可考虑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对于达到二度肥胖甚至三度肥胖的人群,由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明显,建议积极进行手术干预和治疗。
在运动示范区,该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等正在指导市民掌握正确减重运动。
“科学的运动减肥方式需考虑频率、时间和强度三要素。”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中级治疗师王小芸建议,儿童青少年宜选择强度相对较低的趣味性运动,以免影响发育;中年人可根据自身条件尝试间歇式高强度训练;老年人则应重视下肢力量和平衡训练,同时需考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因素,避免运动风险。
47岁的刘女士(化名)是此次义诊的受益者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患有高血压和轻度糖尿病多年,一直不知道与体重有关。“今天才了解到,我的血压波动很可能是因为肥胖引起的。医生为我制定了一套适合我身体状况的减重方案,既不是‘极端节食’,也不是‘高强度锻炼’,而是从饮食、运动到心理的全方位调整,感觉很科学。”
义诊现场,还同时举行了“反对肥胖污名化”倡议启动仪式,宣读《反对肥胖污名化倡议书》,呼吁社会共同营造尊重、理解的氛围,消除对肥胖人群的偏见和歧视。
参加义诊的市民张先生(化名)对这一倡议表示赞同,“肥胖是一种疾病状态,而非道德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理性认识和科学方法,而非简单的歧视和嘲笑。”(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