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小学生户外课堂寻迹城垣历史故事
中新网贵阳5月8日电 (记者 杨茜)“今天我们从教室走到户外,在户外的课堂,学习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知识,你们每一个人都将是这个城市小小的文旅推荐官,要把看到、听到的故事传播出去。”贵阳市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严琨对参加活动的40余名小学生说。
图为活动现场。唐哲 摄 8日,由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与南明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寻迹南明城垣 邂逅历史诗韵”系列活动在贵阳市中心城区举行。此次活动沿着贵阳城垣步道南明段缓缓行进,在城市里探寻历史遗迹,聆听历史文化故事,开启不一样的课堂。
在城垣步道南明段的一处景观墙上,刻印着源自明嘉靖年间《贵州通志》的《贵州省城图》。顺着步道前行,文化墙上绘制着1937年的《贵阳城厢街市全图》、明万历年间《黔记》的《贵州省城图》、清道光年间《贵阳府志》的《贵阳城垣街道图》等,这些图按照历史脉络依次呈现。
图为活动现场。唐哲 摄 同学们沿着步道一路追寻,通过标识标牌、寻迹线地雕、书碑、文化墙、公共座椅、公交电子屏幕等,寻找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城市的变迁。
城垣步道犹如一条纽带,将城市的过去、现在相连,以多元的方式,将贵阳城的历史记忆融入日常生活,同时也将城市的更新与发展融入其中。
在此次活动的行程中,有一处文化墙上印有中国新闻学教育开拓者谢六逸的介绍。“看到这些介绍,我才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原来是贵阳人谢六逸创建的。”参加此次活动的家长代表说,“经常和孩子一起走在这条路上,今天才和孩子一起真正关注了街道的历史,也对贵阳城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都获得“小小推荐官”的纪念徽章,图为部分同学合影留念。唐哲摄 贵阳市在立足自身历史的基础上,重拾“九门四阁”的记忆,通过打造城垣步道,将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空间巧妙布局于街头巷尾。城垣步道依托原有城墙的位置,结合历史地形及现代交通状况,对城垣进行重新连通,最终形成总长7908米的城垣步道,构成了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独特城市风景线。城垣步道沿线既有甲秀楼、阳明祠、文昌阁、达德学校旧址等国保文物建筑,又有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区。步道不仅是展现贵阳历史文脉的重要区域,也是具有老贵阳风情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这次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次实践活动,带着孩子走出课堂,寻访城市历史文化,行读贵阳这座城市。”参加此次活动的甲秀小学带队老师李珂说。(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