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又添一条穿沙公路,沙海增绿8万亩
中新网赤峰5月8日电 题:科尔沁沙地又添一条穿沙公路,沙海增绿8万亩
作者 奥蓝 刘海
在科尔沁沙地,修路等于治沙。
8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宣传部对外表示,于2025年春季动工、全长15公里的呼勒线穿沙公路已实现初步贯通,与此同步的,还有8万亩沙地的治沙成绩。
翁牛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面对严峻的沙地治理难题,翁牛特旗通过“以路治沙、生物防沙、工程固沙”的防沙治沙新路径,以路为基,把广袤的沙地切割成若干个治沙区域,阻断沙地流动,分而治之。自2003年建成第一条穿沙公路起,当地已贯通17条共计494.5公里的穿沙公路,形成“六横十一纵”的治沙网格体系。
据悉,呼勒线是当地2025年建设的3条重点穿沙公路之一,从乌丹镇呼日哈嘎查蜿蜒至花音艾勒嘎查,全长15公里。
该路段自4月破土动工,建设者们克服严苛环境挑战,仅用1个月便打通这条“沙漠动脉”。
在公路建设的同时,一场治沙“攻坚战”同步打响。呼勒线沙地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31亿元,计划治理沙地9.1683万亩,其中中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5.1683万亩、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4万亩。
目前通过铺设麦草方格沙障、种植柠条、沙柳等耐旱植被,已完成8万亩春季治沙任务,昔日黄沙漫天的沙地如今已形成稳固的绿色防护带。
“这些沙障就像一个个‘小卫士’,能有效固沙,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项目技术人员汪海洋介绍说。
当地牧民感慨说,公路的建成不仅畅通了区域交通,更为后续生态治理物资运输、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前运输要绕行几十公里,现在穿沙路贯通,不仅缩短了时间,还降低了成本。”牧民贾向东住在科尔沁沙地中的呼日哈嘎查。他告诉记者,如今运输农牧业物资、销售牛羊,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路通沙治,未来可期。”翁牛特旗林草局副局长乌华介绍说,当地还将依托穿沙公路与治沙成果,整合沙地、湿地等生态资源,联动沿途景区和农牧民合作社,打造30万亩综合生态旅游功能区。“既让沙漠变绿洲,也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完)
- 直播赋能共富路 “结伴共富”公益培训惠及浙江山区海岛
- 青海:强降雨致多条道路中断 交通部门全力抢通保畅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杨靖宇巧施“回马枪”,抗联山谷设伏痛击敌追兵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身”到“心”感受清凉↓
-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亲水经济”新业态
- 河南平顶山再通报“715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多人获刑
- 航班受雷暴天气影响临时备降 虹桥边检站高效应对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2015.12.16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2015.12.16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2015.12.16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