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野到国礼,云南老山茶何以“出圈”国际舞台?
中新网云南文山5月10日电 题:从山野到国礼,云南老山茶何以“出圈”国际舞台?
记者 缪超 杜潇潇
国际茶日前夕,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9日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开幕。
在中国的茶叶历史版图上,云南普洱、临沧、西双版纳等地的茶叶名声显赫,麻栗坡老山附近的古树茶则藏在深闺。但近年来,麻栗坡古树茶被纳入中国外交部国礼目录,频频“出圈”国际舞台。
5月9日,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开幕。中新网记者 缪超 摄 麻栗坡处在北纬23度黄金产茶带,常年云雾缭绕,森林茂密,40余万株古茶树就生长在这里。600多年前,麻栗坡人便开始种茶,当时他们带着自制的茶叶,沿着蜿蜒山路,将茶叶销往越南河江省,换回那里的海盐,开辟出一条联通周边国家的茶盐古道,书写了中国同东南亚友好交往的历史。
“茶树茂芽春风到,茶园四处茂芽香……”48岁的麻栗坡坝子村茶农黄景仙唱着瑶族民歌,爬上约4米高的古茶树采摘茶叶。她家有300亩古茶林,“过去茶叶不值钱,茶水解渴不解饿”。
30年前,坝子村每公斤茶叶鲜叶售价不到1元(人民币,下同)。这个被古茶树环抱的瑶族村寨极度贫困。黄景仙回忆:“小时候没鞋穿,放牛和砍柴时,脚经常被扎得流血。”
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限制,1992年麻栗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226元,全县有22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下;中小学校舍当中危房占一半以上;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治病更难。
1992年,中国外交部开始定点帮扶麻栗坡,过去33年来统筹各类资源,实施温饱、教育、卫生、培训、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领域项目共计1060个,成功帮助麻栗坡摆脱贫困。
5月8日,来自非洲的国际友人在云南麻栗坡体验茶叶采摘。中新网记者 缪超 摄 老山茶是例证之一。麻栗坡县县长肖昌菊告诉记者,近年来外交部立足麻栗坡丰富的茶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帮扶打造出“老山茶”特色品牌。
“如今老山茶鲜叶每公斤卖价为30元至40元,成品茶每公斤价格在300元以上。”黄景仙一家不仅靠茶叶“吃饱饭”,2017年她家购买茶叶加工设备,创办茶叶加工厂,2024年收入60多万元。
老山茶逐渐成为云南新兴区域茶品牌,在高端茶领域走出特色路,并多次借国际活动“出圈”,并作为对外活动赠礼,走进法国、葡萄牙、日本、马来西亚、巴西等数十个国家,广受好评。
记者在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上获悉,今年国际茶日(5月21日),麻栗坡古树茶将首次走进联合国,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办“老山茶”专题推介活动和“中国减贫模式之麻栗坡样本”主题展览。
如今的老山茶,既是中国边疆民众的致富产业,也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和中国减贫故事的鲜活名片。(完)
- 直播赋能共富路 “结伴共富”公益培训惠及浙江山区海岛
- 青海:强降雨致多条道路中断 交通部门全力抢通保畅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杨靖宇巧施“回马枪”,抗联山谷设伏痛击敌追兵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身”到“心”感受清凉↓
-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亲水经济”新业态
- 河南平顶山再通报“715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多人获刑
- 航班受雷暴天气影响临时备降 虹桥边检站高效应对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2015.12.16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2015.12.16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2015.12.16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