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订单” 原是骗子新招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廖琬均 李小媛
不看款式、不问价格,在金店一掷千金拿下全部现货;买货时不开发票,不走对公账户,在冷链市场成吨购入冻货……这究竟是“土豪”所为,还是另有猫腻?
2024年7月,湖北咸宁城区罗女士的金店里来了一位“豪横”的顾客。该顾客声称,公司急需购买一批现货黄金,款式、价格都不是问题,谈到交易时却不提供公司营业执照、汇款人身份证等重要证件,要求直接将钱款汇入罗女士个人银行账户。
这引起了罗女士的警觉,她随即报了警。警方循线追踪,发现顾客转给罗女士的27万元是另一起电诈案中受害人孙女士的被骗款,遂联合银行拦截,及时挽回损失。
今年2月,同样的犯罪手段出现在武汉某冷链市场。商户汪先生接到一笔采购7.7吨冻货毛肚的订单,买方提出“不开发票、不走对公账户”等不合理要求。困惑的汪先生立即报警求助。警方查明,嫌疑人用来购买毛肚的35万元是万婆婆被骗的养老钱,遂及时拦截了这批货物和货款。
“这类‘假购物’都是电信网络诈骗分子转移赃款的新型手段。去年以来,省内已有多起发案。”《法治日报》记者从湖北省反诈中心了解到,随着反洗钱法规日益严格,警方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不断加强,传统洗钱手段已难以为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会“另辟蹊径”,利用线下合法商业交易作为掩护,通过购买高价值商品将非法资金“洗白”。
湖北省反诈中心揭露,此类诈骗套路通常表现为,诈骗团伙雇佣“车手”(又名“职业取款人”,是指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专门负责实施取款、转移赃款的中间人)进入实体店大额消费,购物时不注重款式、不在乎品质,只问价格和店内存货,尤其偏爱金条、翡翠等高价值、变现快的商品。
在支付过程中,嫌疑人往往谎称帮朋友购买物品,拒不提供本人身份证、银行卡,要求将钱款打到经营者个人账户上。有时,嫌疑人还会主动要求将大额交易拆分为多笔支付,频繁更换支付账户,需要等待“别人”转款后才进行支付。所谓的“别人”就是其他被诈骗对象。此类案件中,若完成交易,实体店经营者会在无意中帮助诈骗分子洗钱,从而导致自己名下账户被冻结,甚至可能承担涉案资金被划扣,财、物两空的经济损失。
实体店经营者应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帮凶”?湖北省反诈中心提示,实体店商户在进行大额交易时,如果遇到对方资金来源不明、频繁更换多个账户付款、将大额交易拆分为多笔支付、等待第三方转款等情况,同时对方要求使用个人银行卡交易,务必仔细核实买家真实身份和资金来源,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拨打96110或110报警,并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配合警方调查。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