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针对不同的节气食养药膳选择有什么不同?专家解答
中新网5月15日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日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介绍食养药膳在中医药健康促进方面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就“针对不同的节气食养药膳选择有什么不同”的提问指出,中医讲“药补不如食补”,通过日常的饮食来预防治疗疾病,或者进行自我的健康管理,这是中医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食疗,讲究要三因制宜,需要结合不同的时节、人群、地域给予个性化的食疗计划,我们知道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以及二十四节气的更替变化,人体在节气变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适应性的或者不适应性的反映。
张忠德指出,以目前来看,现在已经到了立夏季节的第十天,七天以后就到了端午节前后的小满季节,这个节气在民间叫“五月毒”,也叫“龙舟雨”,气温很高,雨水很多,湿气很重,南北地域差异也非常重。南方地区湿热偏重,出汗很多,人体的阳气就外泄。外界里面的湿邪就容易侵蚀到人体,引起各种的湿疹、疮疖,以及一系列胃肠道的不适,如胃口不好、肚子胀、大便不成型等等,这时候清热化湿为主,可用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做成的药膳,比如白扁豆、赤小豆、生姜煮的瘦肉汤,或者用木棉花、薏苡仁、陈皮煮的排骨汤等等药膳。
张忠德称,北方地区这时候气温开始上涨,雨水增加,但早晚温差特别大,湿热慢慢的起来,这个时候往往夹风夹寒,所以除了胃肠道问题以外,这时候北方地区很多人会出现鼻子痒、皮肤痒、眼睛痒等过敏症状,这时候除了祛湿、祛热之外,同时要兼顾补气健脾,在上面的基础上,北方会加一些党参、西洋参、太子参、五指毛桃、赤小豆,如五指毛桃或者党参、瘦肉煮的汤。
张忠德表示,天气再热一点,进入三伏天以后,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雨水特别多了,这个时候高温高湿,暑、湿、热并重,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苦瓜、冬瓜、西瓜、绿豆,加大化暑湿的药物,健脾的力度,再给予一些荷叶、莲子芯、灯芯花、淡竹叶这些清心除烦的药物在里面,它就会对三伏天的天气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如果你平时脾胃很虚弱的、脾胃不太好的,就注意不要长期吃,吃一两次就可以了。
张忠德介绍,其他季节,比如说秋季的气候干燥,大家都会懂得,吃雪梨、石榴、蜂蜜等滋阴润燥的。冬季很寒冷,我们吃什么?当归、艾叶、羊肉汤来温阳祛寒。春季的时候,春潮来袭,就是从严寒慢慢的往温暖潮湿过渡,这种节气就吃生姜、藿香、紫苏叶、艾叶、佛手,“以疏肝健脾化湿”为原则进行治疗。
- 上一页 更本土更智能 欧洲华文教育寻求创新发展
- 下一页 面瘫高发季 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