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
5月8日下午,课程开始,同学们打开电脑,点开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珞珈在线AI智慧教学中心”,进入电气工程基础课程,页面上出现了“知识图谱”“问题图谱”“能力图谱”“目标图谱”等多个图标。屏幕右下角还有一个卡通教师形象,是基于相关专业知识大模型生成的AI助教。
“新能源电力占比越来越高,如何保持电网稳定?”授课教师唐飞副教授提出问题。
要回答好这个现实中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通用AI搜索软件已不能满足需要了。怎么办?AI助教帮忙查资料。
AI助教是武汉大学汇总相关专业知识大模型构建的实时互动工具,以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AI助教为例,其数据基于3种不同的大模型,可供学生比对、思考和判断。
学生答完问题片刻后,得分和不足便实时呈现在课堂的电子白板上,老师可以精准掌握每名同学的学习状态和薄弱点。
对学生来说,AI的加入提升了学习效果。“一个复杂问题是由一个个相关联的小问题组成的,使用AI辅助,我们可以提前查阅‘知识图谱’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使用‘问题图谱’分解问题,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随时咨询AI助教。”学生周天阔说。
在学习理论知识外,提高实操水平也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老师轻点鼠标,逼真的变电站高空作业场景便投射在电子白板上,学生戴上VR头盔,可以像在3D游戏中一样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是融合AI技术建构的虚拟仿真体验空间,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据介绍,将AI技术嵌入“珞珈智慧图谱体系”,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结合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进度,协助教师把握学生情况,促进数智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量身定制”和“因材施教”。
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3年来,教育部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试点,发布两批次5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武汉大学“创新AI+专业图谱”教学模式探索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在中国各大高校,通过深化教育大模型的应用,教师、学生与智能技术有机结合、协同互动的未来课堂已走入现实。
本报记者 田豆豆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9日 第 04 版)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