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举措保障春灌用水 筑牢粮食安全“水支撑”
中新网成都5月30日电 (记者 何浠)“中江县于4月底开启春灌放水工作,计划保障41.44万亩水稻栽插。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放水量已达4061万立方米,超21万亩水稻完成栽插,占计划任务的51%,预计6月底就能顺利‘关秧门’。”四川德阳市中江县水利局局长彭振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进入2025年,四川多地遭受春旱侵袭,部分区域蓄水严重不足,抗旱保供水面临严峻形势。为全方位呈现四川春灌工作推进情况以及大型灌区一体化改革成果,四川省水利厅组织媒体深入都江堰人民渠二处灌区、升钟灌区、武引灌区等春灌一线,实地探寻保障春灌、守护粮食安全的生动实践。
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石狮村,村民正使用插秧机进行秧苗栽插。 记者何浠摄 在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石狮村,一派繁忙的春插景象映入眼帘。插秧机在如镜面般平整的水田里来回穿梭,农民们动作娴熟地将嫩绿的秧苗插入泥土。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郭福兵介绍,石狮村总面积2788亩,其中约500亩用于养殖基地,其余22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和玉米,水稻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每年我们都依据水库放水时间来确定插秧时机,全村年用水量约140万立方米。”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也为中江县的春灌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该管理处坚持贯彻“省市县乡村联动、干支斗农毛互通”的一体化调水管水机制,通过制定详细的配水计划,采取“错峰错时、轮灌突灌”的引水灌溉模式,全力保障灌区均衡受益。截至目前,人民渠第二管理处已向中江县供水3026.46万立方米。
为保障春灌顺利开展,四川省升钟水利工程运管中心提前谋划制定供水方案,严格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进行科学调度。据该运管中心供水管理调度科科长周鹏程介绍,南充市南部县灌区管理局提前投入53万元资金,开展渠道清淤和病害整治工作,确保输水畅通无阻。目前,升钟水库蓄水量达5.6亿立方米,可用水量1.6亿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灌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我们灌区主要采用轮灌方式,截至目前已供水约1.2亿立方米,水稻栽插面积约73.5万亩,栽插进度达86%左右。”周鹏程说,灌区遵循先远后近、先难后易、集中水量、分片轮灌的分灌供水原则,保障春灌有序推进。
“我们承包了一千多亩土地,往年只能种植玉米、大豆等旱季作物,今年申报到45万立方米的水,终于可以全部改种水稻了!”盐亭蜀粮农业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正松难掩喜悦之情。他表示,水稻收益基本是玉米的1.5倍,充足的水源让农田种植结构得到优化。
绵阳市盐亭县黄甸镇村民正加快进行秧苗栽插。记者何浠摄 据介绍,武引灌区武都水库为保障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施工建设,从4月以来处于低水位运行,可调水量较往年同期减少4000余万立方米,水资源调度难度加大。同时,持续出现的干旱少雨天气,灌区农时推迟导致用水需求较历年滞后10余天,用水时段特别集中,进一步加大了水量调度分配困难。“通过精细化调度,数据比对分析,科学应对复杂水情变化,自4月1日春灌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尤其是绵阳盐亭的末端和南充的南部等地用水情况好于往年。”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运管中心供水科科长雷强介绍,目前已完成春灌供水9400万立方米,实现约111万亩灌面满栽满插,预计6月15日完成春灌供水和灌区“关秧门”。
雷强说:“下一步,武引中心将进一步科学分析水、雨情信息,动态掌握土壤墒情,灵活调整调度方案,深入做好灌区抗旱保供工作,全力保障灌区春灌用水,为灌区乡村振兴提供‘水力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水支撑’。”(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