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间歌舞到文化名片 菏泽担经传承“潮”向未来
中新网菏泽5月30日电 (李明芮 齐兴伟)“我们现在有20多名学员,最小的只有12岁。”近日,走进菏泽市鄄城县彭楼镇郭北口村,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担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秀英边擦汗边组织学员排练担经。
担经展演(资料图)。鄄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高秀英介绍,担经是鲁西南地区基于当地习俗发展而成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它以歌舞祭祀为载体,融合历史、民俗与艺术于一体。
“担经表演分为送经人、担经人、瓦子队(伴唱者),道具有经挑、花篮、瓦子,表演庄重而又热烈。”高秀英说,担经表演人数少则3至5人,多则十几人,表演者穿彩衣、彩裤,腰系彩裙。表演时,送经人以即兴说唱串联情节,瓦子队(伴唱者)以特制瓦板击节应和,形成“一人领唱、众人相和”的独特韵律。
高秀英介绍说,担经唱词多取材于民间故事与伦理劝诫,如《老来难》《孝当先》等,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尊老爱幼、行善积德的价值观。
“打小听着经挑铜铃声长大,这声音早就刻进骨头里了。”高秀英抚摸着经挑上泛着包浆的铜铃回忆道,作为土生土长的郭北口村人,她的童年总被担经的热闹氛围环绕。年轻时,她被担经的深情唱词所触动,主动跟着学习担经步法,从踩不准节奏到能独立领舞,“这么有意义的文化,不能在咱们这代人手里断了”。
为传承担经,高秀英称,除了常态化的担经传承培训班,还要建立“老带新”传承梯队,让小学员跟着资深艺人学唱词韵味,让中青年传承人主攻创新编排。“我们希望把担经编得更‘潮’一些。”
创新编排的担经(资料图)。鄄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彭楼镇文化站负责人谌苗苗介绍,该镇也计划在今年举办担经邀请赛,邀请山东省各地团队交流展演。“我们也正推动担经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担经主题文化体验基地,游客可现场学习舞步、试穿演出服饰,并参与‘经挑制作工坊’等互动项目。”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态的文化基因,我们将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担经,让古老艺术搭乘数字化快车,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鄄城县文旅局局长刘颖说。(完)
- 上一页 以军空袭也门萨那机场炸毁一客机
- 下一页 第二届中印尼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