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人生第一次”,公益与科技为梦想插上翅膀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邵萌)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乘坐飞机,透过舷窗望见更广阔的天地;40名藏族少年第一次踏上专业球场,感受绿茵草皮的一呼一吸;先天听力损失的双胞胎姐妹第一次清晰地说话,让被忽视的声音重新被听见......
2024年11月起,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携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新闻网,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组织开展“数爱无疆”数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动,最终遴选出50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公益故事。其中,《156次飞行》《追梦——40名藏族少年北京行》《开口吧,人生》入选。
这些带着温度的“人生第一次”,正是公益和科技为梦想插上翅膀的生动缩影。
156次起飞,抵达全新梦想
第一次穿越延绵的隧道、第一次去大城市、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透过云层俯瞰自己的家乡。2024年8月25日,19岁的傈僳族姑娘余仙花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许多个“第一次”。
“走出去,看看大山外的世界,原来可以这么快。”余仙花说,此前的19年,她到过最远的地方,是60多公里外的县城。
2024年,去哪儿“人生第一张机票”公益赠票活动覆盖了50个机场,帮助156名大学生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飞行。
这只是全国数亿次飞行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记录他们,也是提醒我们,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飞行依然珍贵且不易。
156次起飞,为了抵达终点,也是抵达全新的梦想。
跨越2500公里的圆梦之旅
在2023年夏天的北京,另一群少年圆梦的“人生第一次”被镜头定格。
那年“六一”前后,来自青海省玉树州儿童福利院的40个孩子参加了由中国新闻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挥部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中新公益协办的“三江源·北京情·中国心——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从玉树跨越千里来到北京,开启圆梦之旅。
他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打卡长城、故宫、鸟巢、水立方;参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与国安少年足球队开展训练及交流活动;踏上工人体育场,现场观看中国顶级足球赛事……
孩子们的“梦想清单”一一达成,而爱国主义的种子、自信自强的种子和民族团结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深深发芽。怀揣着温暖与梦想,高原少年们启程再出发。
科技让每一次发声都掷地有声
公益活动用爱与陪伴温暖心灵,科技的力量则正在改变许多人的未来。
刘琳和刘璐是一对双胞胎姐妹,3岁时,两人确诊了先天听力损失。因为听障和语障,她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很多困难。
和她们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听障人士,其中一些人因为听力障碍影响进而导致了言语障碍,无法用口语顺畅沟通。不过,在科技的助力下,这一群体的信息障碍正逐步被突破。
基于“要理解他们,就要首先听懂他们”的初衷,华为首创小艺声音修复,应用AI技术,协助言语障碍人群交流。
刘琳和刘璐是最早体验这一功能的障碍人士之一。当她们第一次尝试小艺声音修复,通过助听器听到手机里传来饱含感情的声音时,她们脑海中自己声音本来的样子成了现实。
公益的价值,正在于创造那些本难达成的初体验。当爱与科技的力量推开那扇标记着“人生第一次”的门,门后倾泻而出的,不仅是新奇的风景,更是照亮未来道路的希望之光。(完)
- 上一页 闽南民俗迎端午 泉州雨中“嗦啰嗹”
- 下一页 第七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启动全球征片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