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外籍学生志愿者上岗 架起中外医疗沟通之桥
中新网义乌6月6日电(张煜欢)“请问做B超往哪里走?”“B超在二楼,您往这个方向一直走”“您好,是需要办理住院吗?就在这边”“如果需要打印双语检查报告,可以跟我到这台机子这里打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下称浙大四院)的导诊台前,叙利亚留学生李一伊和比亚力正为往来的患者细致解惑、指引就诊方向。
外籍志愿者(左)为外籍患者(右)服务。肖健 摄 近日,首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四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生正式成为浙大四院“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首批外籍学生志愿者。记者走进浙大四院,感受这些外籍“医疗向导”带来的贴心服务。
身着标志性的绿马甲,几名外籍学生志愿者在门诊大厅与中心药房之间穿梭忙碌。他们时而俯身指导患者操作自助机,时而快步上前为外国患者指明检查科室的方向,提供贴心的咨询引导服务,帮助前来就诊的患者顺利完成就诊流程。
“以前我觉得自己中文不够好,不敢开口。但在和中国患者的沟通中,我不仅学会了流畅使用‘挂号’‘取药’等词语,甚至还听懂了方言版的‘谢谢’,这种进步比课堂学习更让我有成就感!”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马国扬说。
外籍志愿者引导患者使用自助挂号机。肖健 摄 在外籍志愿者的队伍中,还有一位“医学生”的身影,她就是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林夕阳。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姑娘精通俄语和英语,凭借一年多的中文学习积累,已能熟练地用中文与患者交流。金发碧眼的她身着绿马甲,在熙熙攘攘的门诊大厅中穿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从岗前培训时认真记录要点,到具体的业务实践,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对志愿服务林夕阳已驾轻就熟。其实在此之前,林夕阳和同学就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医院的门诊、病房和手术室参观。
作为“早接触临床”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参观经历让国际医学生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国医疗体系的高效运转和中国医院的先进管理模式。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井然有序的就诊环境、医护人员专业且温暖的服务,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当看到浙大四院外籍志愿者招募令时,林夕阳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报名。
谈及此次志愿体验,她难掩兴奋。“感觉非常棒!中国的医院非常方便,自助机也好用,外国人护照也能直接刷,什么都能手机上搞定。作为一名医学生,在这里做志愿者,让我感觉很特别,很有成就感。”
如今在浙大四院,有越来越多外籍学生加入志愿者团队,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尽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却有着共同的热情与善意。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外籍志愿者不断增进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了解。这支国际化的志愿者团队不仅架起了中外患者沟通的桥梁,更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感受到中国医疗服务的温度与包容。(完)
- 直播赋能共富路 “结伴共富”公益培训惠及浙江山区海岛
- 青海:强降雨致多条道路中断 交通部门全力抢通保畅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杨靖宇巧施“回马枪”,抗联山谷设伏痛击敌追兵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身”到“心”感受清凉↓
-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亲水经济”新业态
- 河南平顶山再通报“715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多人获刑
- 航班受雷暴天气影响临时备降 虹桥边检站高效应对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2015.12.16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2015.12.16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2015.12.16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