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 重庆治理岩溶石漠化土地10.27万公顷
中新网重庆6月17日电(梁钦卿)2025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17日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十四五”以来,重庆市结合相关营造林项目,在石漠化土地上开展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和人工造林等,累计治理岩溶石漠化土地10.27万公顷。
重庆是我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全市有36个区县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2024年7月,重庆市正式启动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总投资5.07亿元,下达涪陵区、南川区、丰都县建设任务21.59万亩,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石漠化治理方面,重庆开发利用“重庆市林木种苗供需和质量监管动态数据库”平台,推广电子标签制度,推广乡土树种,夯实种苗基础。同时,开展林草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实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推广林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石漠化治理效率。
图为经过石漠化治理后的酉阳叠石花谷。重庆市林业局供图 自从重庆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工程以来,治理地区水土流失和林草植被覆盖状况逐渐改善,生态系统稳定多样,全市岩溶区生态面貌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深入推进,岩溶地区的生态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重庆市各区县在治理过程中立足生态环境条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林药、林果、林油等多种造林模式,积极发展干果、香料、中药材、水果种植业基地及森林旅游业,延长产业链,着力培育林业特色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特色乡镇,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助推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增收。
比如,酉阳县大力发展青花椒、杉木用材林20万亩,打造叠石花谷石漠化科普基地;奉节县积极培育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南川区利用石漠化治理成果新建九鼎山公园、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黔江区结合石漠化治理,发展桑蚕产业9.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接下来,重庆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推进石漠化区域“扩绿、兴绿、护绿”协同治理,建设美丽重庆,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完)
- 直播赋能共富路 “结伴共富”公益培训惠及浙江山区海岛
- 青海:强降雨致多条道路中断 交通部门全力抢通保畅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杨靖宇巧施“回马枪”,抗联山谷设伏痛击敌追兵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身”到“心”感受清凉↓
-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亲水经济”新业态
- 河南平顶山再通报“715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多人获刑
- 航班受雷暴天气影响临时备降 虹桥边检站高效应对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2015.12.16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2015.12.16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2015.12.16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