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 重庆治理岩溶石漠化土地10.27万公顷
中新网重庆6月17日电(梁钦卿)2025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17日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十四五”以来,重庆市结合相关营造林项目,在石漠化土地上开展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和人工造林等,累计治理岩溶石漠化土地10.27万公顷。
重庆是我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全市有36个区县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2024年7月,重庆市正式启动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总投资5.07亿元,下达涪陵区、南川区、丰都县建设任务21.59万亩,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石漠化治理方面,重庆开发利用“重庆市林木种苗供需和质量监管动态数据库”平台,推广电子标签制度,推广乡土树种,夯实种苗基础。同时,开展林草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实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推广林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石漠化治理效率。
图为经过石漠化治理后的酉阳叠石花谷。重庆市林业局供图 自从重庆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工程以来,治理地区水土流失和林草植被覆盖状况逐渐改善,生态系统稳定多样,全市岩溶区生态面貌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深入推进,岩溶地区的生态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重庆市各区县在治理过程中立足生态环境条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林药、林果、林油等多种造林模式,积极发展干果、香料、中药材、水果种植业基地及森林旅游业,延长产业链,着力培育林业特色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特色乡镇,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助推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增收。
比如,酉阳县大力发展青花椒、杉木用材林20万亩,打造叠石花谷石漠化科普基地;奉节县积极培育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南川区利用石漠化治理成果新建九鼎山公园、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黔江区结合石漠化治理,发展桑蚕产业9.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接下来,重庆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推进石漠化区域“扩绿、兴绿、护绿”协同治理,建设美丽重庆,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