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校技术破壁 新能源电力装备加持“透视眼”
中新网兰州6月18日电(刘玉桃)“面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我们在电力装备检测领域,首创毫米级超分辨率太赫兹无损检测与多参量健康指数预测技术,成功破解电气设备内部缺陷识别和健康评估的国际难题。”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帅兵介绍说。
走进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装备与系统安全实验室,李帅兵与学生正在交流科研项目中遇到难题与攻克思路。“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将电缆系统故障识别率提升至99%,如同给设备装上了‘透视眼’和‘监护仪’,为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李帅兵说。
图为李帅兵(中)正在给学生讲解试验过程。刘玉桃 摄 目前,该项技术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和《高电压技术》,核心技术成功入选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2007年,李帅兵考入兰州交通大学,那时便立下了“用技术改变西部能源格局”的远大志向。2018年自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母校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任教。“西部需要扎根土地的科研人,这里有最迫切的技术需求。”这份对西部的热爱与责任,成为他科研道路上的强大动力。
其间,李帅兵带领团队深入西北新能源基地开展技术攻关。针对河西走廊新能源消纳难题,他创新提出“多时间尺度源网协调控制策略”,研发的集群控制技术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场站的年增发电量。这项技术已在西北陆上及东南沿海新能源基地广泛应用,为我国能源发电技术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IEEE PES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李帅兵构建“实验启问—工程实证”双向贯通科研范式,形成“戈壁发现问题—实验室攻关—工程现场验证”的闭环创新链。这种扎根大地的科研模式,不仅推动技术进步,更为西部能源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深耕科研,突破技术壁垒的同时,李帅兵创新“三阶贯通”培养机制,带领本科生走进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开展认知实践,指导研究生攻克“极端环境下新能源功率预测”等工程技术难题。培养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青年人才10余名。
图为老师给学生讲解风电机组运维。刘玉桃 摄 从科研创新到产业报国,从三尺讲台到戈壁荒漠,李帅兵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12项。获铁路青年五四奖章、詹天佑科技奖青年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7项,攻克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陇电入浙”“陇电入川”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部分关键技术难题,以科技报国践行青年担当。
多年来,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党的建设为“能源中枢”,将“源、网、荷、储”要素转化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驱动模块,构建“政治引领-思想联网-组织荷载-作风储能-纪律稳压-制度调频”的全域协同体系,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同频共振、能量互济。
该院党委书记王国华表示,下一步,学院党委将落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将在国家级人才项目突破上,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