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研究发现:万家灯火或悄然改变城市植被生长季长度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现代城市夜晚璀璨的万家灯火,对城市地区的植被生长有何影响?中外学者最新完成的一项合作研究通过分析北半球428个城市7年间的卫星数据发现,夜间的灯火辉煌可能悄然改变城市植被的生长季长度,相比乡村地区,城市地区的植被生长季长度延长了多达三周,其中夜间灯光的影响或超过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的升温影响。
这项研究由中国武汉大学夏军教授、佘敦先教授和美国范德堡大学孟林教授共同领导完成,并于北京时间6月16日夜间在《自然-城市》学术期刊发表。
佘敦先教授表示,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城市环境变得更加炽热和明亮。建筑物和混凝土吸收并辐射热量,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地区相比周边地区昼夜气温更高。与此类似,过去10年间城市地区的夜间灯光强度平均增加了10%。光照和温度是调节植被生长季长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地区的植被相比乡村地区更早发芽和开花,而秋季则更晚变色。然而,此前关于这些因素对城市植被生长季长度的单独或综合影响的研究较为有限。
本项研究相关示意图(图片来自论文)。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合作团队分析了2014-2020年间北半球428个城市的卫星数据,涵盖夜间灯光强度、近地表气温和植被生长季始末日期等。研究发现,从乡村到城市中心,夜间灯光呈指数级增长,这种增加的光照显著影响了城市植被生长季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且其影响大于气温升高对植被生长的作用。
合作团队还发现,夜间灯光对生长季长度结束日期的影响比对开始日期的影响更明显。具体而言,在这428个城市中,城市植被生长季的平均开始日期比周围乡村地区早12.6天,结束日期则晚11.2天。
尽管这些变化模式在北半球城市中普遍存在,研究团队发现各大陆间仍有所差异。生长季开始最早的是欧洲,其次是亚洲,再次是北美(尽管北美的城市最亮)。在根据气候带分区的结果中,在夏季干燥的温带气候带和无干季的寒冷气候带,夜间灯光对植被生长季开始的影响更强,而对生长季结束的影响在各城市中则较为一致。
该团队还指出,近期许多城市将高压钠灯转为LED照明,这使得夜间灯光对生长季长度的影响更加复杂。由于植被可能对LED照明的反应更强,具体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佘敦先和合作伙伴表示,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评估城市化对城市植被生态系统影响时,除考虑城市热岛效应外,也需同时考虑夜间灯光的影响。(完)
- 最高法就数据权益指导性案例答记者问
- (抗战胜利80周年)“拉布布”等风靡世界 马朝旭: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 云南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以语言互通促民心相通 用文化互鉴践亲诚惠容
- 暑期蛇类活动频繁 如何避免被蛇咬伤?
- 税务部门曝光4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 以产品思维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 外交部: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 最高法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这种插线板早已被禁用!家里有的尽快扔掉
- (抗战胜利80周年)马朝旭:元首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纵容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菲答记者问
- 女孩长期歪头写字致单眼近视
-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
2015.12.16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2015.12.16 -
一个晚餐坏习惯 可能让血糖失控 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
2015.12.16 -
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