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甘肃段:丝路“灯塔”焕新文旅“新秀”
中新网兰州7月16日电 (闫姣 刘玉桃 牛蒙)从军事防御到丝路“灯塔”,再到文旅“新秀”,长城甘肃段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扮演着新角色,近年来更延伸出新内涵。
7月15日,第十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开幕。图为活动现场。牛蒙 摄 第十届“早期聚落与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15日在甘肃兰州开幕。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裴强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称,长城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军事防御上,而且后来逐渐成为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的“灯塔”,烽火台为戈壁中的旅人指引方向,助力人员与物资流通。
“古代河西走廊的聚落与城市分布,依托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祁连山雪水滋养的绿洲形成,长城的选址亦充分结合这一地理特征。”裴强强表示,现代河西走廊的城市建设仍受绿洲环境制约。此外,长城所蕴含的古代堪舆技术、因地制宜的建造智慧,为现代绿色建筑探索提供了借鉴。
除军事防御与丝路“灯塔”角色,嘉峪关、阳关、玉门关等中国著名长城关隘遗址,近年来晋升为备受瞩目的文旅“新秀”。
2025年4月26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内,关城夜游灯光剧吸引游客。(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闻名的阳关,今年推出“同走阳关道呼吸汉唐风”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游客可在“都尉府”办理手写的“通关文牒”,经过关城城门时接受“关长”盘问,答对问题盖上通关大印;能参与烽火传递、校场射箭等边塞文化体验活动,也能骑骆驼、骑马在城关和烽燧之间穿梭。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推出关城夜游灯光剧,通过融合激光投影、数字科技、实景演艺等多种创新形式,使游客在光影交错中深度体验嘉峪关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我到嘉峪关修长城”等多个研学产品,吸引海内外多地研学团前来。今年“五一”期间,嘉峪关文物景区接待游客11.68万人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除了保护好遗址,还需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比如夜游关城,讲好长城故事,让长城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台湾六旬媒体人王正平今年6月打卡了嘉峪关,他15日线上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据介绍,甘肃长城总长3654公里,涵盖战国秦汉、明代等多个时期,类型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古代军事保障体系。其中,甘肃明长城长达1738公里,长度居中国首位,因当地干旱气候得以完整保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