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初中生打暑假工沦为电诈“工具人”
暑假期间,不少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高薪兼职信息,诱导学生拨打诈骗电话、发送涉诈短信,从而使其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具人”。8月20日,记者从德阳警方获悉,近日当地便发生两起这样的案例。
前不久,德阳初中生小张收到一陌生人的QQ好友添加请求,通过后,对方询问他是否愿意做“200元/小时,点点手指,轻松日结”的高薪兼职,而工作“仅需一条数据线、两部手机即可开始”。见操作如此方便简单,小张颇为心动,便爽快答应下来。
收到对方邮寄的音频数据线后,小张通过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下载并安装了一个APP。按照指引,他将两部手机用数据线连接好,登录APP,进入对方指定的“房间”,并连接上语音通道。就这样,小张开始了所谓的“电话转接”兼职。然而事实上,在对方的引导下,小张已沦为诈骗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人”。在帮助对方进行了几次“电话转接”后,小张的电话卡因涉嫌用于诈骗活动被封停,而骗子承诺他的高额报酬,一分钱也没拿到。
与小张相似,初中生小李在微信服务号上看到一则“300元/日”的兼职信息很是心动。联系对方后,他得知兼职任务是群发快递短信,便放松了警惕。按照对方要求,小李扫描二维码,添加了一个名为“客服小助理”的QQ账号。根据“客服助理”提供的视频教程,小李用自己的手机号向对方提供的指定号码群发短信,短信内容为:“商品已达未打通,您尽快联系顺丰李师傅配送。”在发送了几十条此类短信后,小李的电话卡因涉嫌发送诈骗短信被运营商封停。意识到上当受骗的小李,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派出所报案。
民警解释,诈骗分子会精准拿捏学生想赚零花钱、但社会阅历不足的特点,在社交平台以“工资日结200元至-500元”“无需经验”为诱饵发布高薪兼职信息,再引诱上钩的学生用“快递到了,订单异常”等话术群发诈骗短信,从而精准实施诈骗。
而“一条音频线+两部手机”,搭建起的就是一套简易的“GOIP”设备。安装的所谓APP,实际上是远程操控软件和语音聊天软件。境外诈骗分子以“高额收益、日结佣金”为诱饵,招募境内人员,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学生和渴望高薪的待业青年,利用手机和音频线组建这类简易“GOIP”设备,他们借此远程操控境内的手机拨打诈骗电话。
警方提醒,学生参与此类“兼职”,不仅会导致个人电话卡被冻结或限制新开卡注册,更严重的还会涉嫌违法犯罪。凡是要求发送不明短信、拨打不明电话或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的“兼职”任务,都是诈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 最高法就数据权益指导性案例答记者问
- (抗战胜利80周年)“拉布布”等风靡世界 马朝旭: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 云南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以语言互通促民心相通 用文化互鉴践亲诚惠容
- 暑期蛇类活动频繁 如何避免被蛇咬伤?
- 税务部门曝光4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 以产品思维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 外交部: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 最高法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这种插线板早已被禁用!家里有的尽快扔掉
- (抗战胜利80周年)马朝旭:元首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纵容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菲答记者问
- 女孩长期歪头写字致单眼近视
-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
2015.12.16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2015.12.16 -
一个晚餐坏习惯 可能让血糖失控 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
2015.12.16 -
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