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像“过山车”? 专家教你轻松搞定
答家长问
“孩子在家时间长了,情绪波动很大,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还经常和弟弟妹妹吵架,该怎么办?”有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进入青春期?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本期“答家长问”我们请到了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心理老师林绮坤来为大家解答困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近期,由于天气炎热,可能很多孩子不愿意走出户外。选择在家的孩子,通常也会为了避免父母或家人长时间关注自己的行为,而宁愿待在自己的房间。狭小密闭的空间、比较单一的环境或活动,会让孩子情绪变得容易被激怒。另外,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孩子对假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父母希望孩子规律作息、保持学习并做些简单的家务活,但孩子可能认为假期难得放松,应该睡到自然醒、简单学习一下就够了。这种认知的不一致,很容易导致亲子冲突,从而影响双方情绪。如果家里有弟弟妹妹,也容易因为边界及权益问题导致打闹。
人的大脑负责情绪功能的部分包括杏仁核、中脑边缘通路和前额叶皮层,杏仁核能快速进行情绪觉察,是刺激—反应的直觉型脑区,中脑边缘通路对影响情绪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异常敏感,前额叶皮层负责解读人遇到的经验与意义,并调控人的行为,前二者在儿童期就已经发育成熟,后者则需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经验、认知、大脑中主要负责情绪调节与控制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情绪容易敏感波动。
青春期是孩子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进入青春期,其实没有明确划一的指标。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第二性征已开始发育,身高、体格发生明显变化,自主意识增强,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均可认为孩子已进入青春期。心理学上,一般把年龄12—18岁划分为青春期。男孩比女孩迟两年左右进入青春期。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情绪?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当下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孩子正当的需求是什么。在家庭中,孩子的情绪波动一般是因为孩子自主意识、防御等因素。家长可以试试换一种表达方式提醒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语气温和地提醒孩子久坐和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影响健康,或者用孩子喜欢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多孩家庭,公平感是大孩最看重的,家长需要中立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能因为弟弟妹妹年龄小就偏袒,家长的口头禅“弟弟妹妹还小,你就不能让让他们吗?”往往很容易激发大孩的愤怒。
其次,维护好亲子关系是孩子管理情绪的前提。当孩子觉得父母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安全感会更强,这对孩子情绪稳定有很大帮助。
再次,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共同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CBT疗法中的认知重评(即重新理解事件,从而达到改变情绪体验的效果)、恰当表达(即通过恰当的方式将要爆发的情绪表达出来,如命名情绪、描述情绪等,这样能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家长还可以尝试ACT疗法中的接纳(即不加评判地面对自己的情绪)。
最后,家长的情绪反应是孩子情绪反应的榜样。家长在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同时,要先安抚好自己的情绪,用更积极的方式看待孩子的情绪波动,用更科学的技巧调整个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相信孩子在家长的榜样作用下,最终也能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乐观积极的人。
- 上一页 神兽归笼!全国开学天气地图上线
- 下一页 吉林市加快建设东北亚跨境消费中心城市
- 最高法就数据权益指导性案例答记者问
- (抗战胜利80周年)“拉布布”等风靡世界 马朝旭: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 云南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以语言互通促民心相通 用文化互鉴践亲诚惠容
- 暑期蛇类活动频繁 如何避免被蛇咬伤?
- 税务部门曝光4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 以产品思维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 外交部: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 最高法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这种插线板早已被禁用!家里有的尽快扔掉
- (抗战胜利80周年)马朝旭:元首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纵容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菲答记者问
- 女孩长期歪头写字致单眼近视
-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
2015.12.16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2015.12.16 -
一个晚餐坏习惯 可能让血糖失控 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
2015.12.16 -
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