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学术数据库入选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名单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8月28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名单,中国人民大学申报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入选。
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名单。(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两大核心资源——“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简称“学术世界”)为依托开展建设。
“复印报刊资料”是一种精选的二次文献,共148种,年总发行量400万册,系我国最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集群。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精选了3%的优质论文,现已成为全国700多家高校、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的重要资源,覆盖超过2000万名师生和学者,并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学术世界”为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学术世界”一期推出国内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哲社主文献”是高效研读学术精品的指南,通过精选和精加工5‰的优质论文,支持深度学习和智能挖掘,缓解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造成的“知识饥饿”和“阅读焦虑”。“哲社预印本”是快速发布研究成果的园地,为学者提供成果审核、预印发布、开放评阅、荐稿选稿、在线发表、复印转载、全媒体传播、成果转化等全过程服务,有效破解了期刊出版周期长、青年学者发表难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有三大特色与创新:一是不同于国内其他主流学术数据库追求的“大而全”,本数据集强调“精而专”;二是本数据集建设的是覆盖“阅读—选题—写作—投稿—发表—评价”全链条的学术创新服务体系,将打破传统“封闭式、小散弱”的学术生产模式,形成“开放式、集约化、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的学术新生态,催生新的学术数据产业;三是本数据集所收录的都是研究中国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立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学术文献,是有效支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数据基石。
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高质量数据集”将加强以数据为中心的学术文献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围绕数据“采集—存储—治理—共享”,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与集成管理平台;加强以知识为中心的学术文献深度加工与挖掘能力建设,通过知识标引、关联分析与语义挖掘,将原始文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资源;加强以智慧为中心的科研赋能与协同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以AI技术为驱动,构建全链条智能化学术创新服务体系。(完)
- 最高法就数据权益指导性案例答记者问
- (抗战胜利80周年)“拉布布”等风靡世界 马朝旭: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 云南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以语言互通促民心相通 用文化互鉴践亲诚惠容
- 暑期蛇类活动频繁 如何避免被蛇咬伤?
- 税务部门曝光4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 以产品思维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 外交部: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 最高法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这种插线板早已被禁用!家里有的尽快扔掉
- (抗战胜利80周年)马朝旭:元首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纵容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菲答记者问
- 女孩长期歪头写字致单眼近视
-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
2015.12.16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2015.12.16 -
一个晚餐坏习惯 可能让血糖失控 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
2015.12.16 -
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