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与贫血一样吗?中医教你辨清体质对症补血
长沙晚报8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聂甜)8月18日是第8个中国贫血日,我国贫血总患病率约为20%,不同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尤其集中在孕产妇、婴幼儿及高龄老人群体。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有什么区别?中医如何调理贫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王跃进行了详细介绍。
“贫血”是西医的疾病名称,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导致携氧能力下降,无法满足组织器官需氧量的一种综合征。核心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成年男性<120克每升、女性<110克每升、孕妇<100克每升。
而中医认为的血虚,是指体内血液不足或血液功能减弱,导致脏腑、经络、组织失养。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脚麻木等。与西医的“组织器官缺氧”状态有相似之处。
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两者都可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乏力、疲劳心悸等,两者均以机体供氧、营养不足或免疫衰弱等导致的虚弱状态为表现基础。
“血虚≠贫血,贫血是数量概念,强调血红蛋白数量下降,而血虚是功能概念,更强调血液功能减弱,如血虚发热、血虚动风等。”王跃说,贫血患者大多存在中医血虚证,如肿瘤化疗后贫血,可伴有乏力、心悸等;但血虚患者却不一定贫血,如免疫神经衰弱患者符合血虚的中医辨证,血红蛋白数量却正常。
中医认为,血虚多与“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相关——脾胃虚弱无法将食物转化为血液,肝肾不足则无法将精气转化为血液。中医进行辨证论治,通常按以下几种证型进行调理:
其一为气血两虚型,常见于慢性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调理方案为补气生血,采用当归补血汤,即黄芪搭配当归,其中黄芪用量为当归的五倍,以此体现“气能生血”的理念。
其二是脾胃虚弱型,多见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身形消瘦等。调理时需健脾养血,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砂仁)理气醒脾,搭配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增强补血效果。
其三为肝肾阴虚型,常见于化疗后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为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等。调理方案为滋肾填精,采用左归丸(包含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龟板胶烊化等),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生血之功。
还有一种是脾肾阳虚型,常见于肾性贫血或慢性贫血患者,症状有畏寒肢冷、夜尿频多、水肿等。调理需温阳养血,可使用右归丸(包含熟地、菟丝子、杜仲、鹿角胶烊化等),帮助阳气化生血液,温暖四肢百骸,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 最高法就数据权益指导性案例答记者问
- (抗战胜利80周年)“拉布布”等风靡世界 马朝旭: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 云南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以语言互通促民心相通 用文化互鉴践亲诚惠容
- 暑期蛇类活动频繁 如何避免被蛇咬伤?
- 税务部门曝光4起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
- 以产品思维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 外交部: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 最高法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这种插线板早已被禁用!家里有的尽快扔掉
- (抗战胜利80周年)马朝旭:元首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纵容台湾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窜菲答记者问
- 女孩长期歪头写字致单眼近视
-
九三阅兵倒计时!这个“预告”必看
2015.12.16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2015.12.16 -
一个晚餐坏习惯 可能让血糖失控 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
2015.12.16 -
第一视点丨基层冷暖放心上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