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两点一存”耀华夏丨走进甘肃会宁感悟长征精神
央广网白银9月22日消息(记者陈锵 见习记者苏睿楠)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这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县城,因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而被铭记。如今,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正焕发新活力,成为文旅融合与教育传承的重要引擎。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骑兵团从会师门打进“西津门”,打响了会师第一枪。如今,朱红的城楼与斑驳的城墙相映,成为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处。不远处的会师纪念塔,33.33米的高度象征着革命胜利永续,三塔环抱的造型寓意三军团结,不少游客驻足仰望,跟随着讲解员一起回顾那段峥嵘岁月。
从会师楼步行不远,便是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这座2006年10月开馆的建筑,是全国规模最大、唯一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专题纪念馆。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展厅内容按三个单元展开,人物组雕生动刻画再现了会师时的热烈氛围,一段段历史通过实物、图片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系统呈现了长征历程,让历史变得鲜活。
会师旧址内的将帅碑林同样值得驻足。这片碑林是全国展陈将帅题词最多、规模最大的长廊,历经20多年征集,收录了300多幅题词。从紧握钢枪的手写下的豪迈笔触,到老红军的深情寄语,每一幅碑文都饱含对长征精神、会师精神的赞颂,成为群众感悟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会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自200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开馆以来,会师旧址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2万多个团队的党员、干部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如今的会宁,以会师楼、纪念馆、将帅碑林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与深厚的教育底蕴相辅相成,既守护着珍贵的历史记忆,也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吸引着更多人前来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前进力量。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