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回馈“后备箱里的牵挂”
用什么回馈“后备箱里的牵挂”(民生观)
用心经营生活、关心关爱家人,就是对亲情最好的回馈
最近,一年一度的春节返程“后备箱大赛”又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和参与。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无数游子踏上返程之路,大家纷纷晒着从家乡装上的特产:爸爸亲手抓的鱼、妈妈自制的手工辣酱、姨妈家种的小青菜、新打的米糕……一个个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里面装着的不仅有“家乡的味道”,更有故乡的年味和亲人的牵挂。
如今,在流动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异地打拼,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时刻,有相聚的喜悦,也有分离的难舍。短暂的相逢后,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又要奔赴远方,“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默默塞满的后备箱,温暖着每个游子前行的旅途。出门在外的人都该珍视这份情谊,用心回馈家人的关心爱护。
回馈父母,并不需要子女有多少金钱或多大的成就。多少父母目送子女渐渐远去的身影,最朴素的愿望不过是“在外面好好的”。往小了说,平时在工作之余,吃好喝好休息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往大了说,增添信心、努力拼搏,经营好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慰藉。无论是奋斗不息、追求创新的青年创业者,还是严谨求真、锲而不舍的科研人员,抑或是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的快递小哥……每一个平凡而奋斗的身影,都是对亲情最深刻的告白。
回馈父母,还应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慰藉。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下,很多人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一度热闹的家再次变得冷清,一些老年人难免不适应。有的老年人将子女的通话录音设置成手机铃声,有的老年人把子女的微信语音逐条收藏反复听……这些细节如同时代的注脚,诉说着无数父母深沉的情感期盼。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我们,空闲时,给父母打个电话、说说工作中的新鲜事;回家后,教教父母最新的手机功能和社交软件,帮助他们适应“数字生活”;有条件的也可以请父母来自己工作的城市住上几天、吃吃逛逛,感受自己的生活节奏。在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虽然适老、助老项目在不断变多,但一部分老年人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如从前,子女的关心帮助,可以让老人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多彩。
用心经营生活、关心关爱家人,就是对亲情最好的回馈。后备箱的故事,永远不会落幕,让我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爱,在与家人的互相关心中筑牢幸福的基石。(人民日报 徐 阳)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