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应对秋乏(中医养生)
2025.10.26
来源:
浏览:次
入秋后,人体容易出现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则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口干、咽干,因为人体在夏季损耗的阴津未恢复,阴津阳气皆不足,故易出现疲乏。该如何缓解秋乏?
饮食调理。气虚型秋乏表现为乏力、气短、出虚汗、越困越睡不着觉,推荐食用黄芪、黄精、西洋参以及山药等补气食物。痰湿型秋乏表现为皮肤偏油腻、腹型肥胖、大便不清爽、下午困倦,推荐食用枇杷、萝卜、陈皮、茯苓等健脾化湿的食材或者药材。
睡“子午觉”。在11点到13点之间,可以小憩15—20分钟,可以起到缓解大脑疲劳、改善秋乏作用。
成人可以按摩太渊穴和神门穴。太渊穴位于手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这两个穴位上轻轻地按揉,感觉到手腕有酸麻胀痛,按揉3—5分钟之后再换对侧手。
3个小方法可以缓解孩子秋乏:耳为宗脉之所聚,用手指轻轻揉搓孩子的耳根;用食指放在耳尖下三角窝的位置进行点按,超过10次即可;先用拇指和食指按揉耳垂10次以上,再向下提拉耳垂,达到耳垂发热为止。不推荐孩子饮用更多功能性的提神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大部分都含有咖啡因,大量服用咖啡因,可能会导致孩子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还容易影响孩子神经和骨骼发育。(许云,作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7日 第 19 版)
Tags:
相关阅读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推荐阅读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