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晚期肺鳞癌患者带来全新更优治疗选择
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了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获益,为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简称:肺鳞癌)患者带来了免疫联合抗血管协同抗肿瘤疗法的全新更优选择。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学术带头人、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领衔开展研究探索了全球首创“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开启了晚期肺鳞癌治疗的新格局。相关治疗模式成功填补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肺鳞癌治疗中的关键空白,实现了该领域的重要升级。
陆舜教授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2025)大会上发布研究成果。(上海市胸科医院供图) 据悉,依沃西单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较于传统的免疫药物,它既拥有抗肿瘤治疗效果,同时又能避免抗血管生成药的出血问题。
北京时间10月19日,相关成果在知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同日,该研究还作为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2025)大会上被发布。
据悉,肺鳞癌占非小细胞肺癌总发病数的35%,约70%的肺鳞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传统的化疗疗效有限,5年生存率不足10%,总体预后较差。随着免疫治疗发展,PD-1单抗联合化疗成为广泛认可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然而,这一治疗模式也面临诸多尚未解决的临床困境,患者生存期陷入瓶颈,抗血管生成药物由于出血风险无法应用等。因此,临床亟需更具突破性的一线治疗策略,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双重优化。
在相关研究中,陆舜教授团队随机分配患者接受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4个月,而替雷利珠单抗组仅为6.9个月。在安全性方面,依沃西单抗组突破性地改变了既往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肺鳞癌治疗上高出血率的“困境”。研究结果证实,依沃西疗法取得了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历史上最佳的无进展生存期,大大延长了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实现了疗效与安全性的双提升。
陆舜教授表示,此项研究不仅推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向前迈了一大步,也是全球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重塑全球肿瘤治疗格局。(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