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铁路隧道“破冰人”:最多一日清冰千余公斤
中新网吉林2月12日电 (记者 石洪宇)元宵节这天,张继波和工友们早早便吃完元宵。随着整个村庄都升起炊烟,他们扛起冰镐等工具从宿舍出发,前往2公里外的隧道。
一路上寒风凛冽,这个6人小组互相协作,轮换着背起重达15公斤的工具包。“大家彼此信任如兄弟。”担任工长的张继波工作已逾30年。
他们供职的沈铁吉林工务段桥隧车间,整个春节都在日夜守护“百年隧道”。长图铁路线老爷岭隧道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全长1778米。每年从11月份开始,隧道裂缝处都会渗出山体积水,结冰危害铁路行车安全。
张继波和工友们就是隧道的“破冰人”——用尖镐、电镐、打冰杆清除积冰。张继波说,这个雪季气温不太稳定,积冰涨势较快。
沈铁吉林工务段桥隧车间工人将积冰背出隧道。 吉林工务段供图 崎岖的山路步行1个多小时。隧道口的光线由明转暗,寒冷的空气袭遍全身。“来,大家小心点,先从这边开始清理。”张继波一声令下,工友们纷纷挥动尖镐、电镐、打冰杆。
敲击声、冰面破裂声不断在隧道中回荡,冰碴四处飞舞。张继波说,隧道视线不好,掌控不好尖镐的着力点,容易发生偏滑出现危险,所以小组要轮换着刨冰。他一边提醒着工友,一边带头用力刨冰。汗水很快湿透了大家的衣衫。
张继波正在工作。 吉林工务段供图 经过数小时的奋战,积冰终于被清除。最多时,他们一天要处理1000多公斤积冰。在“百年隧道”之外,张继波和工友们还负责公铁立交桥泵井的清淤疏通。
这个春节,桥隧车间的工人们穿梭于长图、吉舒、九江线的9处桥涵泵井之间,常要下到数米深的泵井中作业,双脚陷进深深的淤泥。“春运快结束了,我们要继续站好每一班岗。”工人们说。
破冰作业结束后,工人们惦记起早上剩下的元宵。返程途中,大家商议每人炒一道菜,再感受一下年味儿。(完)
- 直播赋能共富路 “结伴共富”公益培训惠及浙江山区海岛
- 青海:强降雨致多条道路中断 交通部门全力抢通保畅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杨靖宇巧施“回马枪”,抗联山谷设伏痛击敌追兵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 新华全媒+丨跨越山海的战火情谊——回望中国抗战时期的世界印记
- 各地防暑降温有何“妙招”?高温下从“身”到“心”感受清凉↓
-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江西庐山西海打造“亲水经济”新业态
- 河南平顶山再通报“715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多人获刑
- 航班受雷暴天气影响临时备降 虹桥边检站高效应对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总展演在京举行 中外青少年用故事讲述最美中国
-
研学游、亲子游“热”力十足 我国多个口岸客流创新高
2015.12.16 -
步行、骑车、自驾时应注意什么?这份暴雨天气出行指南一定要知道
2015.12.16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安徽河南等5省部分地区风险较高
2015.12.16 -
江苏丰县:文明新风润乡野 和美生态入画来
2015.12.16